陳玄鎧甲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做到了最優,這是要向全世界展示的鎧甲,不能出錯誤,能做到最好自然就會做到最好。
外表看上去,改變不大,只不過原本比較鋒利的稜角更少了,整體看上去更具人形。
陳玄其實還是更喜歡稜角多一點,他喜歡那種充滿殺意的感覺。
不過這樣子也好,動作活動幅度可以更大一些。
陳玄一直有參與生物機甲的研發和製造,對生物機甲的瞭解比這些研究員還深。
張健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呢,他就上去自己開啟駕駛艙了。
駕駛艙錄入的是他的生物特徵,面部和指紋自己視網膜等都是他的,他一進入駕駛艙,機甲就被啟動了。
他已經穿著駕駛服裝了,此刻一接入,直接就和機甲對接完成。
陳玄立馬就感覺到了不同。
生物機甲和原本機甲最大的不同是操作方式上。
原本只是機甲駕駛艙對駕駛者的動作捕捉。然後同步到機甲上而已。
這種操作方式雖然幾乎沒有延遲,但是駕駛者自己還是會有一種自己跟機甲是分離的這種感覺。
並且,這樣的傳導只能進行單純的動作捕捉。
其實一樣的動作,有時候用的力量也不一樣。
但是生物機甲不同,生物機甲是和人一樣,有“肌肉”和“血管”的。
它透過電流傳導和反饋,幾乎實時同步駕駛者動作,不止是身體動作,肌肉動作也是同步的。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僅僅如此,區別其實並不是特別大,因為機甲根本沒必要模擬肌肉動作。
機甲的肌肉動作並不會帶來力量增幅。
之所以大費周章地去模擬肌肉和血管,是為了模擬靈氣執行路線。
生物機甲,已經能一定程度地聚集和儲存靈氣了。
不過,靈氣所佔比不多,更多的還是機甲本身的能量儲存。
但是,這樣就能讓機甲一定程度地施展出駕駛者的力量了。
並且,駕駛者可以將自己的靈氣注入,這樣靈氣屬性也很吻合,只不過想要滿足機甲的能量需求,駕駛者還真挺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