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你騙了,冤枉好人。已經舉報了,等著被封號吧!
——說石恆假作證,那你拿著幾張照片出來看圖說說,算是誹謗吧?
——就是你們這些無良自媒體,做了多少憑空捏造誣陷人的事,你們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
這件事的熱度本來就已經炒起來了。
一個貌似路人的網友,突然站出來,發了條幾百字的小作文評論。
痛斥博主這種為了自己的私慾,違背道德,肆意傷害他人的做法。
呼籲相關部門重視並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嚴懲這種做法,以肅清網上社群互動空間。
這篇小作文行文邏輯嚴謹,字字句句感人肺腑。
他還在文中提到了最近幾起,因無良自媒體或娛記不求真相信口雌黃,損害到他人名譽,甚至引導網友網暴無辜當事人的事件。
這幾起事件涉及範圍廣,都是當時全閘道器注的。
一經提起,立刻喚起了許多人的回憶。
其中最叫人唏噓的,是一位母親。
她的孩子因重病不治去世,一個自媒體博主為了博熱點,帶頭質疑她挪用網友給孩子的捐款,不好好照顧孩子,才導致孩子去世。
這位母親剛經歷喪子之痛,又受了冤枉遭網暴。
一時想不開,竟選擇了自殺明志。
被這位網友的小作文一提升,詹海洋的事情,就遠遠不再是一個明星藝人被潑髒水的小事了。
頓時,引發了網友們對當下網上的種種亂象的激烈討論。
呼籲實名制的、呼籲嚴懲造謠傳謠的聲音最為高漲,甚至有幾個挺有分量的藍v號,都參與了此時的討論。
勵娛公司和詹海洋的賬號,也幾乎是同時都發了律師函出來,表明要將此事追究到底的態度。
小唐看看詹海洋,又看看他手上的手機。
說了吧,有周總做靠山,誰能隨隨便便黑了詹海洋?
就在兩人不遠處,易智遠看著助手遞過來的手機。
笑著截了幾張圖,轉給自己的恩師蔣兆年。
【師父您看,這孩子穩得很吧!】
【過幾年,我帶著他來見您,保準你一看就會喜歡。】
——
“你不是說,收了錢就能幫我搞臭詹海洋嗎?”
“為什麼這麼簡單,就被他們翻盤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