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在他們看來,只要能推翻我王文川,只要能廢掉新法,區區數萬流民的性命,又算得了什麼?
“臣的說法皆有據可查,請官家明斷!”
這一番說辭,言之鑿鑿,擲地有聲,把皇帝也給說愣住了。
從天人感應的情況來看……似乎王文川說的更有道理啊?
皇帝將信將疑:“難道真如王相所說,新法並不會導致天怒人怨,反而是繼續推行舊法,因循守舊、裹足不前,才會讓上天震怒,降下責罰?
“否則,為何只有大名府及周邊州縣大旱,其他地方卻安然無恙?”
楚歌沒有再說話,因為他知道,此時該其他人表演了。
果然,新黨的官員們立刻反應過來,這不正是攻擊舊黨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嗎?
豈容錯過!
“官家,王相所言甚是,可見舊法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無以為繼的地步,必當盡廢之,推行新法!”
“官家,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朝堂上,新黨的官員紛紛出面,營造出一種滔滔大勢。
如果在之前,這些新黨的官員強行出面,只會在皇帝心中強化“他們在黨爭”的印象,不僅於事無補,還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但現在,皇帝已經倒向了新黨一邊,那麼這些人的發言,就變成了堆在皇帝心頭的千斤巨石,讓皇帝對王文川的說法深信不疑。
楚歌知道,差不多可以一錘定音了。
“官家,臣敢斷言,大名府的大旱必是因不推行新法而起。
“只要大名府推行新法,十天之內,必定有雨!如若無雨,請官家罷免臣的相位!”
皇帝和官員們,全都被這句話震得目瞪口呆。
玩這麼大?
有幾名新黨官員衝著楚歌使眼色,暗示他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因為此時新黨好不容易才把舊黨給擠下去,可以左右朝堂,何必冒這種風險?萬一十天之內沒下雨呢?
但王文川根本不為所動,看著皇帝的表情無比堅決。
皇帝沉默片刻,點頭道:“好,就依王相所言!”
從朝堂上離開之後,楚歌回到政事堂。
他還要做最後一件事情。
將張任俠調離京城,貶得遠遠的。
“既然要做奸臣,那就做到底吧!”
楚歌大筆一揮,為這次的事件最終畫上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