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三根,賺了十二文,幾乎能算是無本買賣。
明謹兒又笑著說了幾句好聽話,把這姑娘給送走了。
還餘下的五彩繩也粗略數了數,二十二根。
若是都賣出去了,今日便能賺上個一百文。
尋常人家一月都不一定能賺出來的銀錢,明謹兒只花費了一日。
她將銅板收到貼身的荷包中,又仔細縫製起來。
這木牌狀的荷包也弄不出什麼大的花樣來,她只得又摸出帶來的絲線,打了個簡單的絡子。
這絡子是層層疊疊的,用了尋常兩個絡子的絲線。
她做成了懸掛著的銀杏葉,縫在荷包最低下掛著,而上頭又別的想法。
明謹兒在荷包扣起的位置,又用絲線編了個吉祥結,只是她這結不大,剛好足夠將荷包給扣起來。
至於上頭的花樣……
她望了眼天色,若是繡得太仔細,怕是日頭都落下了也不一定能做好一枚荷包。
明謹兒稍作思索,便只是在上頭縫出朵蘭花的雛形。
她的手巧,針線活又極其熟稔,速度便比旁人快上許多。
不一會兒,這簡簡單單的蘭花便繡了出來,顏色還是分著層的,雖說花樣簡單些,卻也不讓人覺著過於樸素了。
明謹兒將它放到五彩繩旁邊。
自從跟金銀樓談下那筆營生來,她便不曾將這趟當做是賺銀錢的,權當是來瞧瞧熱鬧。
如今賺出來的,也只能說是她午時吃飯的花銷。
人越來越多,也不時便有姑娘家到板車前來,買上一根上頭擺著的五彩繩。
原本便做得不算多,不一會兒便賣了個乾淨。
反而顯得上頭的荷包孤零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