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中賓客更是驚惶不已,不過是來吃頓飯,擺個譜兒,竟要受這等無妄之災!
一時間,求饒的,叫冤的,哭喊的,罵孃的……
各種聲音不絕於耳。
鮮于仲通又是一聲厲喝:“都閉嘴,誰再婆婆媽媽,囉裡囉嗦,老子先宰了他!”
整個大廳立時便安靜了下來。
鮮于仲通這才又看向李瑁:“說,你是何人?受誰指使?又是如何得知費伊被囚於此。”
竟對囚禁益州刺史之事如此直言不諱,看來他是真不打算留活口了!
他這麼一問,李瑁反而鬆了一口氣。
鮮于仲通不知道自己的底細,那就說明今夜這裡並非是他們事先給自己設好的陷阱。
想得一想,便昂首答道:“在下姓元名方,壽王賬下幕僚,此來天香樓,本是想找條路子棄暗投明。”
鮮于仲通便是一愣:“棄暗投明?什麼意思?”
“壽王李瑁在長安失勢,心有不甘,意欲在劍南道東山再起,捲土重來,此前將三州七縣鬧得雞飛狗跳,又著在下前來益州打探訊息,擾亂軍心。”
“在下深知他這番舉措必定引來滅頂之災,殺身之禍,故此便想到這天香樓中碰碰運氣,只求能遇到貴人,指條明路。”
“適才見到刺史大人,只當他受人暗算,身陷於此,想著若是能救出刺史大人,便可藉此柳暗花明,飛黃騰達。”
“想來你便是大名鼎鼎的鮮于仲通了……你膽子不小啊,竟然連刺史大人都敢謀害?”
這不是睜眼說瞎話麼?
我才是元方啊!
而且我也不是什麼幕僚,頂多算個打手罷了!
元方聽得目瞪口呆,直愣愣的看著李瑁。
鮮于仲通卻是被他這番說辭引發了極大的興趣:“你倒是個聰明人……如此說來,你便是那個壽王派來的人,團結軍中流傳的謠言,也是你傳出來的了?”
李瑁知道鮮于仲通認識李白,便指了指那道朱門:“那邊那個叫李白的才是主事之人,我不過是協助他而已。”
聽到李白二字,鮮于仲通滿身的肥肉便是一陣顫抖:“你說的可是大匡山青蓮劍客李白?”
“天底下難道還有第二個李白?”
李瑁答了一句,鮮于仲通那胖乎乎的圓臉立時笑成了一個百褶包子:“哈哈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李太白啊李太白,萬萬沒想到,你今日竟會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