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神龍年間那一場大戰,雙方死傷慘重,大量本有希望更進一步的弟子都在那一戰中身死道消,對武道修煉更是一次嚴重的打擊。
以至數十年間,佛道兩門竟無一人攀上九品高峰,遑論更進一步,邁入宗師。
這些都是李白告訴李瑁的,說完之後,他便離開大營,奔綿州而去。
但李瑁卻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從李白的講述中,他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壓力,這壓力是未知的,是強大的,是令人窒息的。
就跟第一次聽到神龍之約後的感覺一樣。
在自己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有一隻巨大的手緊緊的捏住了佛道兩門甚至是整個天下。
宗師之上,不存俗世,會不會就是因為這隻大手的存在?
李瑁想了許久,但在一切都只能靠猜的情況下,也得不出個什麼結論。
到得後來,他也就釋然了。
還是那句話,想那麼多做什麼,只要自己夠強就行了。
至於需要強到什麼程度……
那自然是越強越好,最好是能搞出核武器來,打不過你,嚇也嚇死你!
這當然是玩笑。
簡單的槍炮能造出來,其餘其他那些大殺器……
李瑁自嘲的笑了笑,然就看向了韋昭訓:“韋將軍,你是幾品,有啥特點?”
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李白說了,人各有異,同為一個品級,只要其中一個隱穴的位置有所不同,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和特點往往就是天差地別。
韋昭訓聽他問起,便尷尬的撓了撓頭:“末將慚愧,練了二十年,也不過四品而已。”
“末將自幼痴迷武道,在十三歲時終於開啟第一處隱穴,可之後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是娘娘贈了一套功法與我,我才走到今日。”
“聽娘娘說,那套功法走的是佛門的路子,末將練到現在,也沒別的,就是力氣大。”
說道這裡,突然便是一頓,卻是想起當日與李瑁在南薰殿角力之事,然後又尷尬的撓了撓頭:“其實力氣也不怎麼大,至少比不過殿下。”
原來他跟母妃的淵源是這麼來的!
至於那佛門功法,不用說,肯定是從陸青陸寧那弄來的,收買人心,這可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