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七七報仇,李隆基不過是罪有應得罷了。
而他自己,最後無論落到個什麼樣的下場,那也是活該。
因為,他欠七七的!
不過他跟鄧鈞可不一樣,他不會魯莽到單槍匹馬殺進皇宮,他想要的報復也不僅僅是殺了李隆基那麼簡單。
所以,在回來的路上,他一直在瞭解長安城內發生的每一件事。
壽王醒了,他知道。
李林甫被抓,他也知道。
李瑁被帶上了花萼相輝樓之巔,他還是知道。
甄王、儀王、棣王在此之後為了爭奪儲君之位鬧出的那些事情,他都知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終選擇了棣王李琰,不過是因為在這種種事件之中,他的表現最是愚蠢罷了。
張暐想要得,就是一個愚蠢的傀儡。
哪怕自己死了,這個愚蠢的傀儡也會一定將大唐帶入深淵。
也只有那樣,才是對李隆基最好也最徹底的報復!
至於李林甫此人……
這人野心太大,心思也足夠機敏,所以這些事兒是不能讓他知道的。
否則以他的心性,在權衡完利弊之後,絕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背叛自己,轉而謀求更大的利益、更重的權位。
而且,他之前也確實和武惠妃坐到了一條船上。
所以他入城之後,沒有去管李林甫,而是直接拿住了李隆基,然後便去了棣王府。
李琰果然是個蠢蛋,三言兩語便加入了自己的陣營。
還讓翁文林拿著李隆基的虎符去了龍武營調兵。
之後的一切,似乎都進行的異常順利。
直到,遇見了這個讓人看不懂的壽王李瑁。
直到,他突然告訴自己,七七還沒死!
心中堅定無比的信念動搖之後,突然之間,那個事事都要窮根究地、多方權衡的老毛病似乎在一瞬間就回來了。
自己和李琰在挾持了李隆基之後,什麼事都還沒做。
王琚和吳鈞為何會埋伏在南薰殿的水下?
只能是拿著虎符去調兵的翁文林將這個訊息告訴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