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聽到這裡,整個人彷彿被潑了一盆冷水,從內到外冷了個徹底。她這才明白張良娣為何將那天尊像好心送給自己,原來是又挖了個陷阱給她,想必今日之事也與她脫不了幹系。
她驚得除了一身冷汗,若只是私設佛堂,就算再有人添油加醋去生事,頂多是下個口諭一番斥責。可涉及對天尊不敬,那邊是更大的罪過了。
這些年,聖人年歲漸大,便迷上了長生不老之術,聽聞在宮內養了些道士專門為其煉丹藥,每日正是要去道觀參拜以示尊敬。在這時候,誰若是對道家天尊不敬,就是對聖人不敬,涉及這等大罪,怎能不讓人心驚?
玉茗想到這便是明白,張良娣此次怕是打算置她於死地了,她本以為,因李瑁與太子的關系,張良娣定然不敢輕舉妄動,沒想到,竟然疏忽大意又被她害了。
那內侍見她不答,便又問了一次。玉茗知道躲不過,只得承認。內侍點點頭:“既然壽王妃皆已承認,聖人有旨意,壽王妃韋氏,膽大妄為,在王府私設佛堂,且對天尊不敬,乃是對朕不敬,令返回韋氏本宗,不得再進十六王宅。”
她聽了猛地抬起頭,看著那內侍,難以置信的問:“聖人……是讓我……離開王府?”
內侍嘆口氣說:“王妃還是接了旨意出府吧,本來聖人大怒,還是高力士在旁邊勸著,這才沒有立即廢妃,也是給你留了面子,雖說不知什麼時候能再回來,可總還有一線希望不是?”
他說完便走了,獨留玉茗木呆呆的跪在那裡,許久才淚如雨下。這時,婢子帶著兩個孩子來前廳,他倆看到母親哭泣,不明白是何時,也一齊哇哇大哭。
李瑁聞訊趕回來時,看到的便是這副場景,他得了信萬分焦急往回趕,生怕她想不開,回來看到娘三個哭成一團,勸也勸不開,心裡自然也不好受。
只是,哭也是沒有用,他好容易讓婢子帶著兩個孩子去了後院,自己則扶著玉茗起來,卻見她在自己懷中淚流個不停,喃喃道:“我若是走了,孩子該如何是好?”
看到妻子如此,他也心如刀絞,可越是這個時候,卻越不能慌,他閉上眼,一遍遍想著該如何解決此事。
他想到,聖人沒有直接廢妃,一是怕丟了皇家體統,畢竟當年太子妃和離還是因親兄犯了死罪,若僅僅是對道家不敬,未免處置多重;二也是因玉茗生下皇孫,且懷兒甚得聖人歡喜,不忍他年幼便沒了母親。
如此看來,一切也並非沒有轉圜餘地,只是,現在聖人正在氣頭上,若是去求情,恐怕會火上澆油。他想了想,嘆了口氣,如今只能先奉旨出府再說了。
玉茗一聽他也是這樣說,剛要止住的淚又流了下來:“十八郎莫非也不要我了?”她知道自己錯不該信那張良娣,如今陷入這般境地,甚至有可能牽涉到他,可是,兩個孩子若是沒有了她,又該如何是好?
李瑁掏出帕子輕輕給她沾去眼淚,柔聲道:“我怎會不要你?只是旨意已下,一切還要等聖人先消了氣才能想辦法。茗兒,你若是信我,便回韋家安心住幾天避了風頭,我一定會接你回來。”
玉茗知道他說的有道理,可心裡捨不得兩個孩子,低著頭默默流淚,卻無可奈何。許久之後,擦了擦眼淚,看著他輕聲說:“十八郎,我信你。”
作者有話要說: 玉茗:你老實說,你是不是撿來的,怎麼你爹這麼不待見你?哭唧唧
李瑁:等我去問問我娘......思考臉)
惠妃:兒砸,其實你是隔壁老王的孩子。
李瑁:......話不要亂說
作者:我覺得很有可能沉思臉)
李瑁:你最近是不是又要搞事?準備抽刀)
作者:別別,我這不給你個英雄救美的機會嘛
李瑁: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