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剛說道:“若不是大王囑咐,我還真想會會姬星帶來的這些將軍。武將嘛,本就是馬上見高低。”
李劍哼了一聲:“剛誇了你一下,混勁馬上又上來了,我和你說,以後要多學學那些儒將,我總覺得一味拼殺不是好事。你想想,兩軍交鋒稍微用個計策就會讓許多兄弟保住性命,為何還要讓他們橫屍沙場?都是爹生娘養的,說沒就沒了,你就忍心?”
董剛嘆了口氣:“你說的對,勝仗是不該用人命填,那樣的話多少人都會拼光。不過你哥哥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學的了嗎?”
“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知道不?沒有學不了,只有你想不想學。我聽說長安書院正式啟用後,有一門課業就是專門教人打仗的,不過好像還沒有找到好的老師。”
董剛不解道:“你什麼意思?難道行軍打仗也和識文斷字一樣,人人都要會?”
李劍搖頭:“我不太清楚,不過聽說是,而且這些學生從書院出來後要從士卒做起。真要是那樣,我自己都覺得怕,到時候那些領兵打仗的將軍可就不值錢了,因為人人都會打仗。”
“你自己的書院,你自己都不知道?”
李劍苦笑道:“我的書院又如何?我又不是那裡的先生,就是書院的教材我都沒有看過,要不然我怎麼說不清楚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眼看到了城門,董剛突然問道:“此次大王邀請諸王齊聚安定,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真的要將安定拱手讓於他人?”
李劍搖頭:“你是大韓的將領,大王面前的紅人,你都不知道,我怎麼知道?”
董剛看了看李劍:“你肯定知道,而且這事我覺得還和那個莊主有關。”
“那你問她去。”
“我怎麼問,我都不知道這些人裡哪個是莊主,剛剛你們登岸的時候我看了半天,還是沒有看出誰與眾不同。”
李劍驚訝道:“真沒有看出來?”
“除了你和姬星,如果說還有誰有那麼點像,那就是你的那個姨妹了,可她一個年輕女子,總不會是什麼莊主,雖說有那麼點高冷。”
“猜不出來就使勁猜。”
此次出行,李劍不但給隨行士卒每人二十兩銀子的出征費用,路上的一切開銷也都由府庫承擔。
只是在大梁的時候,李劍對他們嚴加約束,因為大梁百姓並不待見長安人馬,一旦外出可能就會出事,所以這些人一直老老實實。
可到了芥川就不一樣了,這些剛一進城就被董剛手下的一名將軍領到館驛,等換上便裝後,這名將軍又找了五十名士卒為嚮導,領著他們到處逛。
長安士卒早就跟著李劍學精了,不但自己買東西,還給那些嚮導買了不少,所以眾人很快就打成了一片,於是大街上不時就能看到一個本地人帶著十來個外地口音的男子進入一家商鋪搶購。
李劍和董剛沿著大街往前走,路過一家商鋪門口,剛好撞見都尉袁峰帶著十幾個手下提著大包小包從裡面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