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前世今生,林翰還真是沒聽說過這個科幻作家的名字,布萊恩·巴克,誰知道他究竟寫過什麼文章。
不過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成就獎這算是科幻小說界十大獎項之一,有一定的含金量,又被稱為狄特馬獎,是由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會議頒獎。
只是這個獎項由會員選舉産生,獎勵給澳大利亞跟全球最佳科幻小說、最佳讀者同仁雜志以及當代最佳科幻小說作家等等。
想著想著,心大的林翰居然拿出手機開始搜尋起這個人名來,一點也不介意記者在一邊雙眼放光。
“所以你覺得他的話有問題,對嗎?”太陽報的記者循循善誘著,故意用這種模稜兩可的話語來提問,不管林翰回答什麼,他們都能歪曲一下意思。
林翰查到這位巴克先生的資訊之後,癟了癟嘴,並沒有再做任何回複,對方的挑釁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只剩下記者們思索著應該怎麼構思新聞,沒有誰再去逼林翰回答問題,他回答得已經足夠多了。
……
一上午的時間匆匆過去,倫敦書展這邊倒是傳來了眾多好訊息,記者們就像忙碌的蜜蜂一般,哪裡有訊息就鑽哪裡。
林翰吃過午飯後,就不再關注書展的事情了,他倒是想在倫敦街頭的書店裡面找到自己的書,奈何問了一圈之後發現要等到明天才上架。
“現在我要準備啟程去巴黎了,你自己一個人旅遊注意安全,報警電話跟大使館電話要記得,不管是在英國還是在法國,每天發一條簡訊報平安,知道了嗎?”
陳佳璇知道國外不比國內,要是把林翰一個人扔在國內十天半個月都不會擔心,現在人生地不熟的,出了什麼事情就麻煩。
“我先送你回賓館吧,順便把《人造美人》的稿子發給鏡報,讓他們刊登上去,就當是給長篇小說打廣告吧。”
《我,機器人》感覺已經出來很長時間了,國內都已經銷售幾個月,可國外卻剛剛上市,林翰也想借機檢驗一下地球作品在歐美地區的號召力。
“對了,《火星救援》的封面大圖跟插圖已經到你郵箱裡面了,人大出版社效率還是挺高的,這麼快就把圖弄出來了。”
林翰點點頭,他跟陳佳璇兩人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散步,居然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這放在其餘地方都會覺得很矯情,可此時卻一點不突兀。
兩人非常有默契的沒有開口說話,直到各自開啟自己的房門才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再同時笑了起來。
當初參加鏡報最短小說徵文的獎勵就是等的這一刻,林翰覺得自己大概也算是半個鏡報的人,對方報道起自己的新聞來肯定不至於太過火,有一層香火情在。
透過郵件將《人造美人》發給鏡報那邊的編輯之後,林翰便等待著對方的回複,這短篇小說字數並不多,很快就可以看完。
趁著等回複的時候,他把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火星救援》的封面跟插畫設計都非常漂亮、大氣,將一個孤獨的宇航員跟浩大的赤色星球聯系在一起,讓林翰覺得充滿了無力感,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星球,這個封面將小說裡面的意蘊展現了出來,足以吸引讀者的眼球,或許這個封面會伴隨著讀者的記憶一直流傳下去。
十多分鐘之後,鏡報那邊的郵件便回複了過來,“我們看了你的小說,具有不錯的諷刺意味,它將會有一個好位置。順便說一句,我們歡迎任何形式的短篇小說,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