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還不覺得,可真當網上那些帖子開始感慨林翰的翻身之路後,大家才覺得這家夥真有資格出一本自傳了,想看看他的心路歷程,想知道究竟什麼讓他從導演變成了作家,鹹魚翻身的故事一向很受追捧。
然而林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就算他們預付稿酬再多,我現在也不想寫自傳,這才一年時間而已,有什麼好寫的。要寫也要等我老了、退休了再說,那時候才有足夠的素材。”
“你的想法沒錯,區區500萬而已,企鵝出版集團正在結算北美6月份那邊的稿酬,算下來肯定得突破好幾百萬美元,足夠你用了。”
現在寫自傳就顯得太過於膨脹了,哪怕再吸引人,他也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啟,難不成以後每年都出一本自傳?
出版圖書的稿費結算一直都是老大難,哪怕這幾個長期合作的出版社都大開方便之門,別的作家要半年甚至更久才能拿到錢,他縮短了一兩個月時間。
實體書不是賣出去了幾本,立馬就能拿到幾本書的分成,這又不是網路小說那麼容易。
拖延稿費的事情時長發生,經常會讓作者跑去催促編輯要稿費,這對暢銷書作者不適用。
就好比林翰的新書《三體2:黑暗森林》跟《三體3:死神永生》都還在寫,可是外面已經有許多雜志社揮舞著支票開始拉攏起林翰來,甚至把預付稿酬開到了800萬人民幣不等!
預付稿酬是現在出版社拉攏暢銷書作者們的常用方法,根據對圖書銷量的預測,作者在交稿前可以收到出版社預先支付的一部分稿費。
據說花城出版社為出版《王蒙自傳》開出了200萬人民幣的預付稿費,而湖南兒童出版社更是給國內驚悚小說第一人蔡華健新書《地獄牢籠》弄出了千萬的高額預付版稅,2004年克林頓的自傳取得了預付稿酬1200萬美元,一個比一個恐怖。
目前國內作家,尤其是一線作家,出版機構往往會在首印數、承諾印刷量、版稅率、預付款方面大肆承諾,但這實際上都是暫時的繁榮。
無論預付稿酬是多少,其實出版社都是在按照版稅進行核算,比如某位新人的書估計能賣10萬冊,按照他的版稅率就可以拿到20萬的總版稅,那先預付10萬給這個新人也未嘗不可。
這樣可以保證新人作者的生活,讓他可以安心完成接下來的創作,但出版社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為預測不代表總是正確的,萬一這本書只賣了5萬冊不到,那出版社就虧損了,多支付了稿費。
但如果預測正確,超過了預付稿費部分,出版社還是要繼續進行支付。
預付稿酬只有名人名家以及相關新人會拿到,只有n多出版社爭搶同一本稿源時才能拿到,一般的書都不可能有這個待遇。
所幸林翰辦到了,他用一年時間給自己打造出了一個金字招牌,寫了這麼多本書,從短篇到長篇都從未失手過,所以看中他的出版機構相當相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