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一樓,幾乎所有桌子都坐得滿滿當當,個個人臉上都帶著期盼和焦慮的神色。不是他們養氣功夫不到家,而是這個放榜結果實在太過於重要。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在今天。
在其中,陳三郎見到了秦羽書一行人,坐在另一邊。兩人目光偶然碰到一起,秦羽書冷哼一聲,別過臉去:那一晚秦淮畫舫,他本想在魏了名面前好好表現一番,撈個金大腿抱抱,結果弄巧成拙,反被魏了名打了一巴掌。後來幾番想登門求見,都被拒之門外。
秦羽書心中明白,這是魏了名因陳三郎而遷怒了自己。
都怪陳三郎……
不過只要今天自己中舉,所有陰霾都將一掃而空……
想到這,他精神抖擻起來。
今天的時間過得特別慢,眾人左等右等,好像過了好久似的,然而辰時才過去一半。
突然間,噠噠噠,試院那邊的街口響起馬蹄聲。
這聲音如同入春的雷,發聾振聵,所有人的耳朵一下子豎起來。
揚州為州郡,管治甚嚴,在城中,只有少數的幾種情況允許縱馬——傳達鄉試捷報便是其中之一。
噠噠噠!
馬蹄聲彷彿敲打在人的心坎上,清晰而有力,若非礙於禮儀,眾士子們都忍不住要蜂擁沖出去了。但心裡又擔心,這一騎送來的捷報與自己無關,撲到外面去,會引來別人嗤笑。
“鄉試捷報!賀玉門府少老爺蘇諱進考得揚州鄉試第十九名……”
嘹亮的聲音傳來,傳得很遠。
“我中了,我中了……”
龍門客棧一名年約四旬計程車子再顧不得矜持,擠開人群,跌跌撞撞沖出來,由於沖得急,腳下差點被絆倒摔跤。但沒有人嘲笑他的狼狽,所有望向他的目光都蘊含著濃濃的羨慕。
一考中舉,成為老爺,自此之後,人便晉身到另一個層面去了。猶如鯉魚躍龍門,再非平凡。
第一個來報訊的是第十九名,換句話說,今屆揚州鄉試只錄取十九人而已。這個名額,比往年要少。
朝廷科舉選士,每屆每個州郡名額數量都會有所改變,揚州隸屬江南,筆墨鼎盛,一向名額都是最多的,但和數以百計的參考士子相比,這個選取比例,堪稱殘酷。
在夏禹王朝開朝之際,萬廢待興,科舉選士比較寬松,錄取的人數也比較多,程式甚為繁瑣。比如鄉試的宗卷被審核評分後,還得送往京都,給皇上過目,然後定奪。
這樣一來,放榜的時間也比較晚。
不過隨著王朝各項事務走上正軌,國泰民安,官職人員漸漸變得臃腫,尾大不掉。天下就這麼大,位置就這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根本安排不過來,只能養著吃空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