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斬邪小說> 第八十五章 大人如虎,老僧難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大人如虎,老僧難纏 (2 / 3)

廳堂中,王應知坐得一絲不茍,緊抿著嘴唇,眼角餘光瞥了瞥坐在太師椅上的那個男人,隨即眼皮低垂下去——每一次在對方面前,他都有一種難言的緊張,發自內心的拘謹。

元文昌今年五十三歲,身材魁梧高大,國字臉,濃眉闊鼻,一叢虯須,不怒自威。他坐在那兒,就像一塊巨石,一塊堅韌而沒有感情波動的巨石。其出身軍伍,在涼州邊疆與草原鐵騎鏖戰多年,屢立軍功,凱旋而歸後被拜為大將軍,然後到揚州擔任刺史一職,距今已經整整十年了。

朝廷有規章制度,封疆大吏每三年一考核,每十年一換職,或升遷到廟堂,或換到別的州郡裡當刺史。

此舉是為了防止地方割據形成,若是皇帝勵精圖治,封疆大吏兩三年內就可能會被調任,而不會真得任滿十年。

廳堂上沒有風,氣息壓抑,王應知坐著,頗有些如坐針氈的感覺,有汗滴在背部悄然滑落。

元文昌忽然開口:“應知,你還要養氣。”

王應知恭敬回答:“在大人面前,氣洩如注,卻養不住。”

元文昌哈哈一笑:“應知,你這算是拍馬屁了嗎?”

王應知連忙道:“由衷之言,不敢浮誇。”

元文昌不置可否,忽而從桌上拿起一份宗卷,啪的一下扔在地上:“你呈交給我這份宗卷,是何用意?”

王應知看見宗卷封皮,立刻便知道這是一份關於涇縣士子陳道遠的調查報告,心裡飛快思考大人是何意思,但不管怎麼想,都無法揣測明白。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元文昌雖然不是君上,可比猛虎還要兇悍莫測。近些年來,他已見過太多的人頭落地,見過太多的鮮血淋漓。

那些人死,並非完全是因為不服從,其中不少人是因為揣摩錯了意思,做錯了事,而受到不可承受的懲罰。

作為軍人出身,元文昌殺伐果斷,治下嚴謹,紀律非常明確。

王應知呈交宗卷給元文昌看,能夠說是忠心之舉;但另一方面,又何嘗沒有撥弄元家父子關系的意味?雖然他不可能敢這些想,問題是元文昌會不會這麼想呢?

再怎麼說,元哥舒都是元文昌的愛子,文治武功出色,只要不出意外,他必定是繼承元家基業的不二人選。

王應知吸一口氣,起身拱手回話:“大人,卑職身為太守,主持民政,為大人分憂。州內發生的事務,自該呈交給大人過目,然後定奪。”

元文昌微微點頭:“好,你做得很好。”

聞言,王應知如釋重負,只是元文昌下一句話又讓他頭疼了:

“那你覺得,正陽道長關注此子,是想替哥舒招攬嗎?我卻有些納悶,區區一個寒門秀才,何德何能,能夠讓哥舒如此看好?”

作為刺史愛子,出身朱門,眼界高闊,尋常的人,根本入不得眼。

此問題必須回答,如果含糊搪塞,就是失職。因為王應知這個太守,就是幹這個的,不但要負責民政事務,還得提供建議和看法,想了想,回答道:“根據調查得知,陳道遠頗具才華,詩詞文章,皆有可取之處。也許少將軍因此而對其賞識,江上問名,可見一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