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無限世界開荒者> 第一百四十章 劉備之所以風生水起、皆因重用趙雲之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章 劉備之所以風生水起、皆因重用趙雲之故 (2 / 3)

然而這一世……諸看官且聽大鵬一一道來一股濃濃的說書味,汗)……

……

話說關羽坐鎮荊州,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立意與建安皇帝報仇。

只因諸葛亮西出秦川,曹軍勢力尚盛,自己一時盛怒之下,絕了東吳的交情,倘若荊州方面同時發動攻擊,兵力既恐不敷,樹敵尤其可慮,又兼劉備三令五申,時加儆戒,是以按兵觀釁,暗地籌防。

中間聽著龐士元的主意,命張苞關興,分路進窺河洛,張飛援應雙方,因之諸葛亮得以乘機恢複關中,蕩平並地,聲勢十分浩大。

依著關羽的意思,便要起兵進犯許都,與徐庶切實商議,卻被阻止,“君侯請息遠徵之思,先求近攻之策,昔人有言,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後,昔吳方入郢,而越即入吳,願君侯深思,曹氏之不可猝亡,而江南之近在肘腋也。”

關羽不解道:“元直何以肯定江東一定會乘虛襲我?”

徐庶侃侃而談,道:“自主母兇終,吳漢之交已絕,彼既絕我,定當附魏,既已附魏,則魏存吳亦存,魏亡吳亦亡,魏勢日危,又豈是他江東之福?”

“孫許可權於危急存亡之際,怎會不助曹以謀我?謀我之道,非出夏口以圖江陵,即由夏以窺巴陵,勢之所必至,理之所必然。”

“勝則足以窺長沙,不勝亦足以擾我響應雍梁之卒,便如我之窺河洛以掣援關輔之曹軍也。”

“江東文武輯和,將吏精銳,合肥戰勝之後,即從事休養,元氣盎然,兵力充足,若以援曹之故,溯江上犯,定不可等閑視之也。”

“曹軍被我軍西扼於潼關,北扼於上黨,求一戰而不得,出他道而不能,必以唇齒之誼激吳,令吳軍以攻伐於我。”

“我稍失守,則荊襄之防必急,關輔之心必然動搖,曹軍必盡起大軍攻幷州,而遣偏師以制關輔,以致死之兵,臨新得之地,一城失守,全功盡棄矣。”

關羽嘆服道:“元直之言,洞徹內外,吳既襲我,我當如何禦之?”

徐庶略作沉吟,即道:“潛江、沔陽各地,現駐重兵,水陸嚴防,江東決不敢犯,所慮者巴陵太守伊籍,吏事有餘,武備不足,劉琦多病,不勝戰陣,江東若沿湘而上,則巴陵危矣。”

關羽微微頷首,“似此如之奈何?”

徐庶自信地笑道:“可令子龍夫婦,領水兵五千,直出洞庭,協助劉琦鎮守巴陵,令廖化胡班領陸軍五千,駐紮羊樓峒,據險以待,江東雖有十萬之卒,欲越此險也甚為不易。”

“君侯自引大軍一萬,出巡周邊,既壯聲勢,亦杜窺伺,荊州之防,庶願盡力以任之也。”

關羽欣然笑道:“軍師計劃周詳,江東無奈我何矣。”

急命人傳令趙雲速往巴陵,所有水陸軍吏,悉歸節制,廖化胡班去到羊樓峒把守要隘,關羽即日出巡周邊,荊州大小事件,悉由徐庶處理。

趙雲奉了將令,攜妻領軍順流直下,到了巴陵,會著劉琦伊籍,詢問江東有無軍事訊息?

二人答道:“前有細作從江夏回來,言呂蒙召徐盛過江商議事件,三日未歸,現在江夏守將換了甘寧,夏口守將換了徐盛,呂蒙不知去向。”

趙雲聞言雙目一凝,沉聲道:“孫權命呂蒙守夏口,即為謀荊州,無事換防,必有舉動,豈有統兵大將不知去向之理?”

說完急忙下令,將水師船隻開赴下游道人磯,分屯東西兩岸,江東上游船隻無論大小,不許放行,違令者斬,水師將校領令,即行開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