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就曾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想如同神鵰俠侶世界的郭靖,鎮守襄陽多年,斬殺罪孽滔天的蒙古兵,已經不可能。
畢竟世界之間,已經限制大規模人數湧入,只能個別人進入,或者執行任務交易。
無論是斬殺貪官汙吏,還是淫魔大盜,恐怕都沒有傳播文明教化民眾的天道功德最大。
這麼一個重大的事情,高要當然沒有辦法決斷。
隋唐演義世界的唐玄宗李世民開了個頭,佛家要取經傳播佛經,道家也要交流道家典籍,儒家也要複興儒家學說,農家也要振興農家,墨家也要楊威墨家機關術·······
歷經上百個,甚至上千個世界,進行傳播文明和教化。
這些人一想想就渾身激動的筋脈逆轉,面色血紅,在萬界樓已經掙得頭破血流。
“唐皇,玄奘大師作為取經的領頭人,我們贊同,但是取經的其他隊伍人員,你的國家不能再新增任何人。”天龍八部世界的玄慈方丈一臉怒視道。
這麼一塊大蛋糕,由唐太宗李世民和玄奘,兩個人獨享。
無論如何他們這些人都不會同意。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滿臉苦澀,被數百個少林寺方丈怒視圍住壓力好大。
如果得罪這麼多方丈,以後他的人,去萬界樓大部分的世界做任務,恐怕都不好過。
在他身後是一個中年和尚,看起來二十八九歲,身著金線縫制的袈裟,拿著紫金缽盂,甚至手裡的法杖是一件下品靈器。
在其脖子上帶著的佛珠,一共一百零八顆,這也是一件靈器,乃是誅仙世界天音寺一個長老交易的靈器。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玄奘可是下了血本,這麼一套行頭下來,沒有幾千價值點可不行。
不過這麼一身行頭,也讓其他方丈站在玄奘的面前都有些拘謹。
玄奘低頭默默的誦唸佛經,這麼一個浩大的取經過程,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即使他那顆古井無波的心態,根本平靜不下來。
佛家所謂的不爭,在這裡根本看不到絲毫。
“玄慈方丈,你這話可不對,玄奘大師雖然佛法精深,但是年齡尚淺,慧能大師才是不二的人選。”唐玄宗李隆基帶著六祖慧能龍行虎步走來。
萬界取經的人數大致已經定好,佛渡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