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來。”劉進點了點頭。
中黃門弘恭下去將信名單方案取來,看了起來。
一看,這一般還是像個樣子。
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了,首先是蒙蔭的子弟、宗室及士卒中參與考試著皆照顧到了。
其次便是各郡均確保能有一個人透過會試考核。
最後剩餘的幾十個名額在各郡國設上限的基礎之上儘可能按照考試成績來進行確定進入殿試人員。
劉進鬆了一口氣,若眾人皆如劉進上一世明朝劉三吾、白信蹈等人似的,非得固執的和倔驢似的,恐怕到時候為了江山社稷長存,他也不得不玩一把“借人頭一用”的把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眾人還是極為識大體的,並沒有這樣的情況。
待劉進重新瀏覽了一遍點點頭道:“便按照此進行吧。”
“唯。”眾人應了一聲。
丞相懸著的那條心也算是放下來。
此第一個議題就這麼結束了,緊接著便商議第二個議題,便是大鴻臚蘇武、典屬國趙充國領著的大軍人吃馬嚼後勤保障的事情。
“著,太倉、各郡國糧倉等定要確保糧食得以轉運至西域。
除此外當放歸各國質子,令各國質子歸國準備糧食事宜。”
大司農霍光對劉進建議道。
劉進點了點頭道:“朝議後尋張安世確定詔書便安排去吧。”
“唯。”眾人應聲道。
這次朝議便就這兩個大事,其他各部門零零散散的小事一筆帶過。
因為很多情況之下在朝議之上,不少部門正事不多幹,哭窮、要人的時候倒是積極的很。
然必須保障的事情,就算是牙縫裡擠出錢來也必須得擠。
有些不必須保障的事情,能等一等拖一拖那就等一等拖一拖,現在戰事吃緊也要緊。
忙碌的一天便這麼過去了。
各郡國收到劉進的詔書之後,早已經見慣不怪了,太倉及各郡國糧食以前沒少度支過,一些經年老吏對於該如何做,早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然已經在大漢定居的眾國家派過來的質子在聽聞劉進的詔書之後宛如霹靂一般。
他們這群人不少是從小便在長安城長大的,名義上是王子,但實際上卻已經和長安城市民沒什麼區別了。
而且屬國及長安朝廷也有兩人俸祿供養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