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漢武帝的祖父是誰> 第二百五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3 / 5)

如此以來匈奴定當撤兵。”

聽此一言,眾人紛紛點點頭。

劉進思索了一下卻搖了搖頭道:“如此,令我大漢將士疲敝無所獲,不可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典屬國趙充國倒是站出來道:“殿下,昔日征伐匈奴,皆令西域小國出人出兵。

臣以為可依照慣例。”

劉進不可置否。

眾人紛紛又提出不同意見。

而劉進眉頭緊蹙,他腦海中則是思索著如何利用此次相救烏孫的機會,謀取利益最大化。

聽著眾人的意見,劉進又結合了自身的思考,過了片刻,對眾人緩慢的說道:“諸位。此朕之所想,以供諸公卿參考。

此番相助烏孫,定然不可僅從相助烏孫就事論事考慮,當從我大漢與匈奴相爭考慮,甚至更高維度,從我大漢統治角度考慮。

因此,思路不可狹隘。

基於此,朕以為當思索採取何種方式,當取得什麼效果,達到什麼目的。

朕且拋磚引玉。

此番相助烏孫,從最為理想角度考慮,烏孫成我大漢屬國。

然,此條件頗難達成。

因此退而求其次,便是加強我大漢在西域的統治。

自孝武皇帝《輪臺詔》後,對西域,我大漢勢力收縮,而匈奴勢力擴張。

正是因此,令匈奴抓住了攻伐烏孫之機會。

此番相助烏孫便代表我大漢正式開始攻略西域了。

自古以來,師出有名,相助烏孫便是我大漢攻略西域最好的藉口。

然攻略西域,最為有效之方式乃是駐軍。

因此,定然要出兵烏孫,便是我大漢將士不可在烏孫駐紮,然途徑西域諸國也當駐紮我大漢軍隊。

而我大漢軍隊當如何掌西域諸國之軍權?

定然要削弱西域諸國之軍,宣傳唇亡齒寒之理與西域諸國,號召西域諸國集結將士,協助烏孫抵禦匈奴,如此便可令其國內空虛。

如此,兵不血刃,令我大漢將士掌控西域諸國之軍權。

再令西域諸國一步一步成為我大漢郡縣,此便是後來之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