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幾天過去了,鴨綠江兩岸重新變成冷戰。
楚江齊泰留守龍泉府,徐清一行人跟著出訪奚族的使團一路往北,由於現在的奚族和渤海是“友鄰”,到了奚族地盤之後,受到了奚族當局的高度重視。沿途一路都有護衛,當然,有可能也是監視。
到達目的地後,徐清帶著一大一小兩個調皮女悄悄脫離隊伍,按照暗河探索安排好了的路線前往大賀氏部族。
大賀氏,是個草原部落聯盟,滿族分為好幾個“旗”差不多,大賀氏分為許多“部”。其中最大的部,是耶律白現在控制住了的丹部。丹部人口最多,牛羊最壯,影響力比其他幾個部加起來還要大。久而久之,就成了大賀氏裡的領頭羊。
也不知耶律白用了些什麼手段,竟然將丹部的人治得服服帖帖的,他的命令,沒人敢不從。不僅如此,整個大賀氏在丹部的帶領下,擰成了一股繩。
大賀氏在的草原不算水土豐美,也算不上鳥不拉屎。只是南邊的奚族、西面的突厥所在的地方都比他要強。只不過奚族人口少,故而比大賀氏要弱許多。。
由於先天水土上的劣勢,大賀氏的實力一直走的下坡路,就比起旁邊各種部落越來越不行了。在爭奪水草的時候,也漸漸落於下風。
等到耶律白控制了大賀氏之後,攥緊了拳頭,便開始了反擊。
草原上,一個巨人站起來了。
前不久,探子打聽到奚族人在渤海人面前吃了大虧,數千騎兵被剿滅。耶律白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趁你病,要你命。
耶律白出兵滅了奚族旁邊幾個附庸部落,還拉攏了一些中立的小部落。
奚族大恐,把能聯合的聯合起來,能停戰的全停戰,前不久出使渤海就是為了這個。
奚族人求活,大賀氏求崛起。兩個民族,都在進行一個不得不進行的戰爭。站在旁邊,可以說話不腰疼的說:
“此戰不義,戰爭血腥,發動戰爭的都是暴徒!
可要是站在兩個民族裡面看,這一場戰爭就是偉大的,都將被勝利者永遠歌頌。不能不歌頌,只有勝利才是永遠偉大的,而道義不一定。
經過幾天緊趕慢趕,徐清一行人總算到了大賀氏地盤。怎樣聯絡到耶律白,徐清還沒想到好辦法。在草原上也不敢閑逛,這個時候奚族和大賀氏正在打仗,說不準就把徐清當成了奸細。
一天,眾人吃飯的時候,楊成忽然咦了一聲,問道:
“主公,你這鹽帶了多少?”
“一大袋呢,懶的分……”
“我有辦法了!”
“你是說,這鹽……”
鹽在塞外幾乎是硬通貨,更別說是徐清的這種精鹽了。錢能通鬼神,甭管關內塞外,這話倒是一點不錯。十斤,半袋鹽送出去,徐清就得了一個老丹部人作為向導。有這位老丹部人的帶領,徐清一行總算不要提心吊膽了。
鹽送給了向導?不可能的,向導連鹽末子都見不著。鹽是送給了領導的。除了一個免費向導,徐清還得到了小部頭子的引薦,有了他的引薦,便可以有機會“覲見”大汗。當然,這也有徐清自稱渤海使者的原因。
預料之中的事,徐清見到了耶律白。
汗帳裡,耶律白一個人吃飯,手拿半隻羊腿,架在火上烤。羊腿沒有割碎,很難整治烤熟。於是每烤熟一點,耶律白就用小刀割下來吃一口。羊肉香脆脆,黃油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