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窺視到波蘭斯基的內心。
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蒂姆想到,他不確定自負的波蘭斯基是否願意被人窺探。
但丹尼爾明白,如果波蘭斯基打算以上帝角度訴說故事,就不會拒絕他,換而言之,這個時候波蘭斯基本人的喜惡都被他自己排除在外了。那麼近一千四百個試鏡者的失敗也就可以想象,所有人都在揣摩波蘭斯基的想法和喜好,從而和他真正的意圖背道而馳。
丹尼爾不知道阿德裡安最後是怎麼說服波蘭斯基的,可能是他本身的氣質非常符合斯皮爾曼,幾乎以假亂真,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不過絕不會是他看穿了波蘭斯基的想法——因為丹尼爾看過阿德裡安的一些採訪,他明確說過自己在一開始沒有理解電影的基調,而是在波蘭斯基的指導下,才明白應該如何去演出斯皮爾曼這樣一個人物。
波蘭斯基如鷹隼一樣的眼睛看著丹尼爾。
他心中的波濤無以言表,內心的一切都被丹尼爾窺破,丹尼爾甚至說到了很多自己沒有想到,但卻認為值得采用的東西——這很正常,丹尼爾看的是完成版,而現在的波蘭斯基對於這部作品顯然還沒有那麼成熟的想法。
“年輕人,你真的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蒂姆一定在擔心這會變成驚嚇。”
看著大笑著的一大一小,蒂姆有點哭笑不得,但心中還是鬆了一口氣,他明白丹尼爾贏了。
一個小時成了波蘭斯基自食其言的笑話,他的助理和阿德裡安聯絡了一下,將試鏡時間後推。
波蘭斯基和丹尼爾開始就這部作品交談,丹尼爾對相關歷史和材料的熟悉程度再次讓波蘭斯基震驚。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我幾乎要覺得你會讀心術了,丹尼爾。”
“恩,也許也不是不可能,你現在在想的是,‘見鬼,這個狂妄的小子’,是麼?”
“哈哈,”波蘭斯基笑了一陣,然後才嚴肅下來,“丹尼爾,你幾乎得到了這個角色,不過你應該明白,你要付出很多,斯皮爾曼沒有你這麼健美的身材,也沒有這麼俊俏的臉。”
“那都不是問題,我擅長於服從,我雖然沒有嘗試過皮包骨頭的形象,但早有準備。”
這一點波蘭斯基完全不會懷疑,任何有野心的演員都不會對身上的肉有過多的留戀——減肥、增肥、塑形等等,這都是家常便飯。
交談非常順暢,蒂姆沒有料到,但是丹尼爾有所猜測,波蘭斯基已經選了太久的男演員,他內心十分迫切是肯定的,盡管出於對電影質量的尊重,他沒有辦法放低標準,可是一旦遇到合適的演員,就意味著程序會非常快。
丹尼爾知道的是,如果不是他橫插一腳,阿德裡安加入《鋼琴家》的步伐也非常快。
影片的拍攝在年底,但波蘭斯基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選擇男演員不是其中最難的,對一部戰爭劇情片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