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奧登是誰?還沒有加盟nba,這個名字就已經響遍全美了。
他被譽為“25年來最重要的高中球員”,被認為是“賈巴爾、奧尼爾最合格的繼承者”,被寄予“成就超越奧斯卡羅賓遜的印第安納高中球員”的厚望。
而對於nba球迷而言,關於奧登的介紹更簡單:奧登哪一年參加選秀,就會是那一年的狀元。
如果不是因為nba將選秀年限調整為19歲,奧登2006年夏天就已經是狀元了。現在,他不得不在大學裡“打發”一年時間。高中最後一個賽季他場均獲得22分10.5籃板10封蓋,74的投籃命中率。
詹姆斯外號只是“小皇帝”,像是某個小國家的國王。奧登的外號卻是“大帝”,有種拿破崙、成吉思汗、凱撒的感覺。
他身高,體重113公斤,身體強壯,臂展出色,奔跑能力和彈跳能力在內線中及其罕見,能封蓋完立即參與快攻。他在同齡人中根本沒對手,一定能適應nba節奏。
他在防守端能抗人,能補位封蓋,擅長拼搶籃板,力量恐怖。他得分甚至都不需要什麼技術,隨便一個轉身拋投就搞定。
這樣一個天才,未來只要練好了中投,必將統治內線,霍華德、斯塔達邁爾等人都是浮雲。
nba的選秀制度註定了天才大部分都是被上賽季的爛隊選中。像詹姆斯,一進聯盟就去了騎士。
雖然球迷沒覺得怎麼樣,但是nba高層們看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很不符合聯盟的利益和造星計劃。
要造星,也是得看地理位置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邁克爾裡德上賽季和德維恩韋德相比差多少?看名氣,和韋德相比裡德就是個二流明星。
實際上,裡德在場上作用非常明顯身高,100公斤體重。防守時對抗不吃虧,防守在水準以上。他投籃精準,得分資料差不多的情況下,三分比韋德準得多,能拉開空間,能突能投能單打,唯一被詬病的是組織能力稍遜。
沒名氣,很大程度是聯盟不捧裡德。不捧雄鹿。
密爾沃基是公認的爛地方,只比克利夫蘭稍好而已。同樣的情況當年還發生在羅賓遜、雷阿倫、卡塞爾身上。
聯盟官員很希望要力捧的年輕球員去一個大城市。
於是,1996年噱頭十足,被看好的科比掉到第13位的神奇情況,提前選了也沒用,科比表明了不會去報道。
1999年,榜眼弗朗西斯堅決不去灰熊隊報道,要求被交易。
沒有聯盟大佬從中推波助瀾,兩個年輕小新秀能這麼囂張?
如果可以,聯盟永遠不希望天才新秀被克利夫蘭、密爾沃基、孟菲斯這種城市選中。
總裁自然不希望明年夏天天才中鋒加盟開拓者。超音速之類。在一支重建的爛隊奮鬥多久才能出頭?最終能達到什麼高度?
小城市球隊能拿一個冠軍就謝天謝地了。如果在一支好球隊,利用“造星運動”有可能為其創造一個完美的職業生涯。
喬丹的生涯並不完美,人品有問題。吃喝嫖賭樣樣精通,28歲之前被狂虐,三連冠後退役了一次,1998又退役,奇才復出更是兩次不進季後賽跌落神壇。
聯盟盼望一個品學兼優的美國人成為超級巨星,統治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