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昭儀著急道:“不是這樣的……太後娘娘,陛下,真的是罪妾殺人……罪妾罪該萬死,懇求一死……”
楊右相悲憤地質問:“太妃娘娘,你為什麼殺害楊昭儀?為什麼如此喪心病狂?楊昭儀究竟哪裡得罪你了……”
福寧公主勸道:“太妃娘娘,您還是認罪吧。”
劉太後依然不言不語,意味深長地盯著蕭太妃。
蘭卿曉暗暗思忖,為什麼月昭儀非要替蕭太妃頂罪?而蕭太妃殺後宮妃嬪應該不是為了自己,莫非是為了月昭儀?
想到此,蘭卿曉豁然開朗,那麼,月昭儀與蕭太妃的關系一定不簡單。
她們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劉嵐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對她道:“蕭太妃為什麼殺後宮妃嬪?莫非她們得罪蕭太妃了?”
月昭儀再次伏拜求死,慕容文暄語重心長道:“昭儀,你沒有殺人,就不要胡亂認罪。”
“現在,本王要說一個發生在十九年前的故事,相信諸位會有興趣。”燕南錚語聲沉朗,容色如雪,“十九年前,大燕國後宮的一位妃嬪,淑妃,好不容易懷了身孕,千般謹慎才保住孩兒。當時皇帝陛下子嗣不多,只有公主,還沒有皇子,因此她期盼生下一個皇子,母憑子貴,今後在後宮的地位就會穩固許多。然而,她失望了,因為生下來的是女孩兒。”
“然後呢?”劉嵐徹感興趣地問,直覺他說的是蕭太妃,因為她年輕時的位份就是淑妃。
“雖然皇帝陛下也寵愛公主,可是對淑妃來說,公主與皇子有著雲泥之別。淑妃當機立斷,吩咐信任的近身宮人把剛出生的小公主送出宮,在宮外尋找一個剛出生幾日的男嬰回來冒充皇嗣。她沒想到的是,等了兩日,近身宮人沒能找到合適的男嬰回來,而小公主已經送到鄉下一戶農家撫養。雖然她後悔莫及,但也沒想過把小公主找回來。因此她只能對皇帝陛下說,她的孩兒一出世就夭折了。”
雲嫋嫋揣測道:“莫非殿下所說的淑妃是蕭太妃?”
沈瑤環輕輕頷首,“聽下去吧。”
滿朝文武、女眷聚精會神地聽這個故事,大多人已經猜到十九年前的淑妃就是現在的蕭太妃。
劉太後似笑非笑,而蕭太妃依然一動不動,似已僵化成石像,描著輕淡妝容的臉龐沒有半分表情。
聽到這裡,蘭卿曉大約猜到後面的故事了。
燕南錚略略轉身,低沉道:“卿卿,接下來由你來說。”
她錯愕,他就這麼信任她編故事的本事嗎?雖然她猜到了幾分,可是她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怎麼可能說的跟他分毫不差?這太難為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