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中帶著妹妹走到這裡,他不明白妹妹來看什麼,不過以為妹妹只是看看新鮮。
“這是咱們這裡最大的一個碼頭。附近的船舶都會停靠在這裡,因為從這個碼頭往縣裡面,往隔壁縣都是很方便。”
姜小中覺得還是很驕傲的,雖然他們村子窮,可是他們村子也是有便利條件的。
村裡很多人都是依靠到碼頭來當扛麻包的勞動力能掙點兒外快。
他不算是沒見識,偏遠的村子裡連這種便利條件都沒有。
姜小暖一邊走一邊看,路兩旁的那些石板房顯然就是這裡的門面。
除了石板房裡琳琅版滿目擺放的商品和掛著的招牌,門口路邊全部都是小商販。
不過大多數都是村裡趕來的人。
一塊雨布上面擺著幾把菜,或者捆著兩只雞,放著幾個雞蛋。
就是一個小攤子。
姜小暖左右看了看,這裡倒是有不少賣的,不過這些小商品看起來和城裡的小商品顯然有差別。
一看就是價格低廉而且質量不怎麼樣的劣質産品。
不過在這裡依然很受歡迎。
攤子跟前三三兩兩圍著一些買貨的婦女。
應該都是碼頭跟前這些扛大包的苦力的家屬。
看得出來買賣還是非常興隆。
姜小暖的眼神迅速的打量四周,除了這些賣小商品的小販以外,還有很多是賣吃的的。
不過賣吃食的卻沒有幾家,除了有賣大餅的,有賣面條的,賣茶葉蛋,喝茶水的。
沒有什麼新鮮的花樣。
姜小暖眼神暗了暗。
兩個人在碼頭上轉了好幾圈,甚至到碼頭上都去看了看。
碼頭上讓人隨便進出,進出還是很方便。
經過哥哥的一番介紹,大概瞭解這個碼頭上光是每天的吞吐量以及卸貨量足可以養活著四五千號的碼頭工人。
這一點姜小暖絕對沒有想到。
四五千號的碼頭工人,再加上家屬,這就是兩三萬人的一個規模。
再加上這些來來往往的貨船跟隨而來帶來的商機。
總體來說這裡已經抵得上他們縣城幾個廠子的宿舍區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