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章 慰問 (3 / 3)

只是不知何時實施罷了,畢竟勞民傷財的大工程不能經常搞。

“說的好!前陣子吏部尚書直言蒲陽士子們的院、鄉、會試都在貢院舉行,負擔太重,奏請聖上院試另選考場。朝中大臣建議在蒲陽轄區內擇一大縣設為郡,不過結果尚未有定論,看此情形,恐怕聖上他老人家怕早已有了主意……”

李明睿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的下屬,江沛聽後恍然大悟,洛安縣距蒲河只兩個時辰的路程,且陸路暢達,此地作為郡城再合適不過,一旦確立轄區面積應有所擴大,定然帶動周邊的發展。

他老家所在的杏花村與洛安縣在同一徑線上,郡城以後還不知道有怎樣的發展,反正不管如何肯定有所受益。

百姓都不是傻子,朝廷如此的大動作,必然都明白家裡的土地不再像以往那麼遭災,何況近兩年田賦不用上交,這裡的農戶不能與蒲陽城周邊相比。

都城城郊的百姓有多種選擇,土地賣了等有錢再買,村鎮上的百姓則是把土地看做立身之本,傳給子孫後代的活命家産。一般人不會選擇賣田的。

想在這裡置辦田産要比在蒲陽城郊還要廢功夫些,並且朝廷明令禁止不能大肆兼併土地的。

不過隨即想到家裡老宅子後面有一大片空地,種著林木,暫時還是無主之産,朝廷的動作應該不會那般快,二月份他老爹的週年祭,是需要回去的祭奠的,到時趁此機會把地皮買下來,說不定將來還有用處。

心思在腦中轉了幾轉,感激的對著上司拱拱手,他沒有上朝的資格,很多朝中大事無法知曉,涉及自身利益時,有時無法早做準備。

物資與負責人核對後,他們便驅馬往前趕。

兩人都曾經歷過築堤的場景,與十年前的相比,眼前的可謂盛大異常。

現場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因是整個商朝內徵的能工巧匠,又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許多能人紛紛出謀劃策,甚至還有當地的婦孺老人自願在此幫忙。

大概是欽差大臣剛宣過皇帝的聖旨,役工們情緒高漲,邊做著手頭上的事邊眉飛色舞的議論著聖上仁慈。

江沛對蒲河有著特殊的感情,這是他穿越而來的地方,相當於他的重生之地,自然希望它能造福百姓。

看著工程的進展,第二防洪階梯眼看著要竣工,再砌兩階就可以夯土了,堤上的林木只能等明年開春時再種植。

帶來的臘肉,當天晚上就被夥房裡的廚子割了一部分下雜糧面條吃。

“欽差大人可說了,今晚的面可以隨便吃,俺這是第三碗,最後一碗鍋巴飯,賊香了!”

“都吃完了嗎?鍋裡還有沒有?俺這才吃兩碗……”

“快去盛,又新煮了一鍋!”

…………

江沛陪著李明睿在人群中巡視,聽著那些役工們吃飯時聊天的內容,心裡滋味難明,突然也想換身粗衣,端著飯碗粗放的蹲在飯場中,與大夥一起葷素不忌的侃大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