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給予該手機一次隨緣撥號的巧合特性……”
“當我按下撥號按鍵時,它會隨機撥打一個號碼,而這則號碼的主人,將正好是我想要聯絡的物件。”
“這不是什麼不現實的特性,僅僅是冥冥中一次巧合。”
白歌正好試驗一下,巧合,夠不夠現實。
反正失敗,又不會有損失。
隨機撥打一個號碼,如果重複足夠的次數,總有一次會正好是自己想要找的號碼。
這便是窮舉法。
而白歌這個特性,便是讓那“正好”的一次,出現在第一次中。
這在現實中,是可能的,消耗不會太多。
第一個特性也是同理,隨機給出一個事物名詞,白歌會問眼前可讓人變為不死黑影的東西是什麼。
答案怎樣都無所謂,只要不是回答“人類”,都代表對方是依賴外物變身。
這兩個特性,其實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巧合。
“一次成功了!”
“但消耗還是不少!不過能把可能變成了必然,倒是可以接受。”
當手機拿出來時,白歌感覺到體內幾乎所有電能被消耗,今天出門前,在家充了會兒電,可是有上千度的儲備。
“是因為絕對性嗎?”
仔細想想,將可能的偶然,絕對性地發生在第一次中,這裡還是運用到了絕對性。
而且絕大多數的消耗,應該都在第一個問題上,畢竟前者他專門設定了“客觀正確”。
相比起來,隨意撥打一個號碼,要“便宜”得多。
“這回不是臨時特性,而是一次性特性。”
“該手機被賦予了一次隨緣巧合與一次提問機會,沒有時間限制,我任何時候使用這一次機會都可以,只要我不用,這個機會就一直留著。”
“如果第一個問題答案不合我意,那麼第二個特性我留著以後再用。”
白歌笑了,這次成功,讓他心思更活躍了一些,又有了不少想法。
除了透過降低存在時間來減輕消耗的方法以外,還有這種計數型特性。
……
“智慧助手,告訴我,是什麼東西讓他變成這副模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