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各軍種發動沖擊,流風赫不斷收縮防線,形成分點設防的局面,戰局有利於帝師分割包圍,陳誠下令大軍分而圍之,圍而殲之。
就在大家以為戰局已定時,流風赫三萬連環騎馳出陣地,連環騎兵是三至五匹馬由鐵鏈鎖在一起,進出同步,可大大增強沖鋒時的沖擊力。
邱清泉高坐前排,他避開帝師鐵甲重騎所在,以連環騎沖擊陳誠的輕騎兵和步兵。
戰馬連環,聲勢浩大,套馬的鐵鏈行進中發出的鏘鏘聲有如戰鼓,敲擊著帝國軍士兵的心髒。
一個輕騎師團,不到十分鐘就被沖散,一個步兵師團,一次就被沖跨,士兵跑不過戰馬,被無情的踏在馬蹄下。
一個又一個師團被沖散,陳誠恨的咬牙切齒,他命秀字營前去阻擋流風赫的連環騎,然而效果並不理想,在鋼鐵洪流面前,秀字營不過多堅持了一刻。
流風赫搖動令旗,邱清泉馬上會意,連環騎避開重騎兵,在戰場上不停的踐踏帝國軍的輕騎和步兵,防守的流風赫部步騎旋即轉入反攻,陳誠無法將戰線維持,他下令重騎兵和秀字營斷後。
戰鬥結束後,陳誠焦急的等待傷亡統計,那神情如喪考妣,英木蘭亦好不到哪去,兩人相對無言。
崔鼎儀走近他們小聲喚道:“大人,統計出來了。”
“怎麼樣?”陳誠和英木蘭同聲發問。
“輕騎兵陣亡失蹤一萬七千人,重傷六千人,輕傷無計,步兵陣亡失蹤兩萬四千三百人,重傷一萬一千人,輕傷未計,秀字營傷亡一千三百八十人,重騎兵陣亡失蹤七百五十人。”
英木蘭的心沉入谷底:“這仗沒法再打了,傳令大軍退入卡丘和多倫守城,我將戰事報告監國委員會。”
陳誠木然的點頭,將行軍的事,交由崔鼎健去處理。
崔鼎儀去沒多久,又折返回來:“兩位大人,叛賊流風赫送來一封信。”
英木蘭看後,抑制不住的大罵他虛偽。
陳誠接過去看,只見信中寫道:
英木大學士鑒,代轉監國委員會:
流風赫不忍與帝國相離,今日之局面誠恨,餘望帝國體諒將士心寒,百姓生計,終此,河丘軍團願退守河丘,不為旦雅累,為天下安定百姓生計,旦雅地區卡丘以南可為非軍事區,如此,連環馬解甲,旦雅安定,天下幸甚!
流風赫
帝國二十六年七月五日
“反都反了還不忍相離,真他孃的虛偽。”一向注重儀態的英木忍不住爆粗口,他對陳誠道:“你在這邊固守,我回帝都與三位大學士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