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分明,護短。”
“有才華,辦事幹練。”
“善於籠絡人心,是能做大事的人。”
……
眾人發表自己的看法,明輝點頭贊許道:“大家說的都對,我仔細研究過太子臨,他有個地方和陛下相同,對權位的痴迷,並沒有歷史上那些君王強烈,反而更在乎情義。如果他是個尋常人,那他會是個好兄弟,好朋友,但是君王的話,也就成為他最大的弱點,太子臨對太子妃的感情不用多言,如今蒙流芳母子在我們手上,用以要挾,讓太子下罪己告,讓位來殿下,豈不名正言順。”
明輝說的頭頭是道,仍然不能打消紫川寧的疑慮,李清卻是對明輝的觀點深表贊同:“娘娘放心好了,明輝大人說的沒錯,他們那種人把情義看的很重,要不是這樣,我也不用寡居這麼多年。”
紫川寧問道:“那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明輝道:“召太子臨回帝都,共商大事。”
清心殿的信送到軍中,紫川臨果然應召,事實上他已經在準備回帝都,烏適早已經秘密先行。
此行紫川臨可說是單槍匹馬,幕僚他只帶許德贊和今西,衛隊方面也只安排莫言帶一百仁軍,知道他的決定,英木蘭等人是堅決不同意。
紫川臨說了句:“為了流芳,我就是把帝國讓出又何妨。”
英木蘭氣道:“你怎麼可以說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帝國可是你父皇母後千辛萬苦建立的。”
今西上前勸道:“殿下也就隨口一說,英木你不要當真,我們此去,不但要救回太子妃和太孫,更要助殿下登基。”
“帝都是她們控制的地方,就這麼點人,憑什麼救人,更遑論正大位。”
知道再怎麼說英木蘭都是不會放心的,紫川臨對許德贊道:“帶英木叔叔看看我們的裝備。”
許德贊帶著英木蘭看過火槍後,英木蘭震驚的說不出話,好半響,他艱難的問道:“這種部隊裝備了多少?”
許德贊很是遺憾道:“全部在這裡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要是有三千的話,足可以橫推天下。”
許德贊點頭道:“統領大人說的是,不過就這一百條槍,用的好一樣可以有大作為。”
英木蘭忽然生出一種無力感:“你們都長大了,看來我是多慮了。”
統領大人千萬不要這樣說,我們這回取的是出其不意,真正要安定天下的,還得靠您麾下的大軍,此行兇險重重,等我們出發後,還需要大人秘密接應。”
中央軍,禁衛軍,秀字營都是殿下忠實的衛隊,可惜卻不能進帝都城,帝都城內我們的力量定是遭到了清洗,你們進帝都後,可以找明文,他雖是明家的人,卻一直在暗中維護太孫。”
許德贊聞之大喜,若能借助明文的身份掩護,那解救太子妃和小殿下成功的機率就更大了。
回到帝都,紫川臨能見到的人很有限,到是早前的回都的陳誠是自由身。
七年生死兩茫茫,再相見,說不盡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