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烹飪蛋炒飯所用大米的三不選。
隔夜米飯,堅決不用。
隔夜米飯,米飯中的水份和營養都會流失,炒出來的蛋炒飯口感也會很差。
基本上蒸煮的出來的米飯,晾涼既可使用。
雞蛋要攪伴的均勻,火候要把握得精準,雞蛋攤的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要剛剛好。
攤雞蛋用的油,你要倒入的剛剛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那也會影響雞蛋的口感。
對於攤雞蛋這一步,傅雪嬌已經完全掌握其中的訣竅。
不會像前幾次那樣,要麼沒攤熟,要麼就是火大了。
現在傅雪嬌炒的是最原始版的蛋炒飯。
蛋炒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種叫卵熇的食物。是用黏米飯加雞蛋液調變。
這是蛋炒飯的雛形,因為它很像現在的金包銀。
劉俊吃了一勺蛋炒飯,放在口中細細品嘗。
“這次油放少了,蔥花和蒜的香味兒不夠。鹽放得十分恰當,不鹹不淡正合適。”劉俊之點評道,相比前面的幾十次,這次已經算是最好,不過離完美還差得很遠。
“你還是再給我示範一次吧。”傅雪嬌說道,雖然經歷一次次的失敗,但是還能看見勝利的曙光。
“好的。”劉俊之走到爐灶前,將油倒在鍋中,然後等油溫稍熱的時候,放入蔥花,蒜末。
另一個爐灶上的鍋,鍋裡的油也熱了。劉俊之間將攪拌均勻的蛋液倒入鍋內。蛋液迅速的起泡,劉俊之就拿筷子來回攪拌。
另一口鍋中已經倒好了蒸好的米飯,劉俊之來回到的翻炒。讓米飯均勻的沾上油。
然後倒入攤好的雞蛋,由於筷子的攪動,雞蛋早已變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碎塊。
劉俊之放入少量的鹹鹽後,換大火翻炒,然後迅速出鍋倒入盤內。
推到傅雪嬌的面前,傅雪嬌盛了一夕,放入口中細細品嘗。這蛋炒飯不鹹也不膩,雞蛋和米飯炒的剛剛好。
飯香米香和蔥花兒蒜末的香味,融為一體,又各自分散。充斥著她的味蕾。
不一會功夫,傅雪嬌已經吃完了這盤蛋炒飯。
“好啦,我知道了。”傅雪嬌吃完蛋炒飯後,很篤定的說道。這一次,她一定會做得很成功。
她做不到劉俊之那樣,雙手左右開弓。用兩個炒鍋做蛋炒飯。
只能用一個炒鍋先攤雞蛋,然後再炒飯。
傅雪嬌不緊不慢,又做出了一盤蛋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