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康熙採取圍魏救趙之法,派出四十萬大軍增援山東傑書部,統帥彭春,一旦他的軍隊到達山東,山東的軍隊將會達到七十萬,這七十萬軍隊可不是新丁,並且擁有新式武器,戰鬥力很強。陳明略部只有二十八萬人,雙方的兵力差得太遠。你們說該怎麼應對?”
最後,還是總參謀長趙寬先發話:“看來,康熙為了解武昌之圍真下了本錢,他這一招是圍魏救趙,但卻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陳司令那裡人太少,很難擋住清軍,一旦徐州被攻克,清兵就能直撲楊州,一旦攻克楊州,就會直接威脅南京。所以,我們必須增援徐州。但是,我們的軍隊主要在四川、穎州府、六安州、徐州和這裡,這四處軍隊,四川留有二十萬軍隊,穎州府、六安州是周副司令率領的三十萬軍隊。陳司令那裡有二十八歲,我們這裡有六十萬,共計達一百四十萬,我們雖然還有二十萬守備軍和一百多萬民兵,但能上戰場的只有那二十萬守備軍,一百多萬民兵分散在九省之地,訓練不夠,基本上派不上用途,能動用的只有二十萬守備軍,但二十萬守備軍必須守住各地,最多隻能抽出十萬人去增援徐州。如此一來,徐州只有三十八萬人,比清軍少了近一半,一樣有問題。所以,我們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抽調一部分軍隊去增援徐州,一是在彭春大軍沒有到達徐州之前就攻破武昌。”
張無易看著其他人。
秦大關說道:“趙總參謀說得不錯,我們現在只有兩個解決方法,一是調動一部分軍隊去增援徐州,一是以最快的速度攻陷武昌,屬下願意率部下當先鋒,以最短的時間攻陷武昌!”
孫長進也說道:“會長,屬下也贊成先攻陷武昌。”
其他人也同時點頭。
張無易問道:“趙總參謀,彭春的軍隊什麼時候能到達徐州?”
趙寬說道:“據我們的情報,彭春的軍隊正在北京聚集,現在應該要出發,估計二十天後達徐州,以我們的估計,陳司令那一邊至少能擋住清兵一個月之久,之後就無法估計了,這樣一來,我們這一邊必須在一個月內攻陷武昌城,至少要攻入武昌城,只要我們能攻入武昌,只需留下一半的兵力就足可以擊敗武昌城裡的清兵,其餘一半軍隊則增援徐州。加上路上的時間,正好能及時增援陳司令所部。至於怎樣快速攻下武昌,我們應該採取圍三缺一的手段,把西北方的包圍放開,把戰艦撤走,這樣讓阿密達有機會撤到長江對岸,阿密達見到有路可逃,說不定會讓出武昌,我們就能輕鬆佔領武昌城了。”
張無易點頭道:“這也是一個辦法,我本來的意圖是消滅阿密達的數十萬大軍,但現在看來,可能無法現實,鄭司令,歸司令。”
鄭關強與歸辛堂同時站起來應是。
“你們把戰艦全部撤走,要讓清兵知道你們到了上江下游,不過,你們也要隨時做好重返的準備。”張無易說道。
“明白!”鄭關強與歸辛同聲應是。
張無易又說道:“秦司令、孫司令。”
秦大關與孫長進同時站起來。
張無易說道:“你們從現在開始,加強進攻力度,我希望你們在一個月內攻入武昌城,因為戰事需要,可以上調傷亡率。”
秦大關與孫長進大聲應是。
隨著張無易下令不計傷亡地進攻,武昌城東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的興夏軍開始了猛烈地進攻,因為興夏軍在正南方已經突破到十公里處,阿密達不得不把其他幾個方向的兵力收縮,否則,那些清兵就會遭到側面攻擊。
現在,興夏軍從數個方向進攻,讓阿密達也緊張起來,他派出自己的親信到達各個陣地,一邊為清兵鼓氣,同時也是防止清兵逃跑。
興夏軍首先用火炮攻,這一次興夏軍不再留手,上千門大炮同時開火,無數炮彈朝著清兵陣地傾洩,一時間,清兵只能龜縮在防炮坑裡無法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