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八零電子書txt下載> 第七十九章 吳夢論水(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吳夢論水(下) (2 / 3)

孫冕聽著幾人的交流,心下在默默計較,待眾人話畢向王嘉言說道:“仲謨,冬小麥春收時你過來一觀,畝產多少報與老夫知曉,如若可行,老夫將在秋收後力推此事。”

吳夢見這兩人還真算是不錯的大宋官員,處處為國為民著想,當下便道:“知州、知縣,還有一事告知兩位,稻麥複種須的多多施糞,否則田地的肥力不夠,影響產出。”

孫冕對農事比王嘉言瞭解多了,笑道:“我大宋百姓耕種不都是施糞麼,莫非吳先生還有高招。”

王嘉言笑道:“知州有所不知,這吳山村漚糞還真是與眾不同,此處畝產比他處多好幾十斤,在下已詳細記錄。”

吳夢搓了搓手,說道:”知州,天下事都有可斟酌之處,比如這撤田為湖,水窪底的淤泥便是上好的肥料,疏通河道挖上的淤泥也是,只須合理使用,這畝產便可高出兩三成。”

王嘉言對著吳夢深施一禮道:“下官代大宋朝廷和天下百姓感謝吳先生的大恩大德,吳先生此策可養活多少百姓,百姓們無須再溺死多生的幼嬰。”

吳夢坐在輪椅上側過身,連連擺手示意當不起,心道溺死倒是不必,人口多了計劃生育倒是必須的。

正在尋思時,又聽到孫冕問道:“吳先生,冬小麥一畝可產兩石麼?”

吳夢思忖了一下道:“回知州的話,如果種植得當,即算沒有兩石,也不會少於一石五。”

孫冕又道:“大宋天下應有四萬萬田地,有五成可耕作複種,能多產多少糧食,仲謨你且算來。”

王嘉言方待去找算籌,丁睿叫道:“知縣且住,待小子與你一算。”

丁睿隨便揣摩一下告訴孫冕道:“知州老爺,可多產30萬萬石糧食。”

孫冕捋著鬍鬚哈哈大笑,上前摸了摸丁睿的腦袋:“丁家的三郎真是聰慧,丁員外,你家二郎、三郎將來定能高中皇榜啊。”

丁大勝忙謙虛道:“知州過譽了,犬子生性頑劣,還請知州、知縣多多教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孫冕搖搖頭道:“員外,若是你家孩子頑劣,這天下就沒有聰慧的孩童了,有了吳先生、王夫子、智慧大師三位高人在此,哪還輪得上老夫來此獻醜。”

吳夢方待自謙幾句,孫冕搶過話題道:“吳先生,三十萬萬石糧食可解我大宋百姓餓殍之苦,先生居功至偉。可糧食都在南方,缺糧的是北地,尤其是西北邊境,這又如何是好,吳先生有何良策?”

吳夢心道你這是把我當成諸葛孔明瞭,可某家沒那個能耐造出木牛流馬來,蒸汽機還遙遙無期,即算憑手工打造一個,能升壓上去也沒幾個人會用啊。

他看著滿屋子希冀的眼神又不好不回答,想了一會道:“幾年之內倒是無法解決,要說良策確是沒有,笨法子倒有一個。”

孫冕連連點頭道:“吳先生不妨說來聽聽。”

吳夢指著屋子一角的蜂窩煤球道:“這法子便是石炭,現下吳山的煤球工坊還需擴建,否則蘇州以下無法確保煤球發賣,但潤州石炭礦埋藏甚深,不便開採。大宋本是西北石炭最多,不妨由漕船將糧食直接運抵西北邊境,自西北邊境運石炭順流而下,豈不是兩頭得利,省得空船返程。”

孫冕道:“西北邊境何處蘊藏石炭,朝廷並不知曉,莫非吳先生知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