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巴不得有更多的齊玉珍來幫他把腦海中的那些好歌都唱出來,否則他一輩子也唱不完。
有齊玉珍和祁山去吸引音樂圈的注意力,他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電影上了。
在他的心目中,電影才是他的主業。
六月前半個月,他都在緊張的拍攝工作中度過。
在他的精密調控下,a、b兩組的拍攝齊頭並進,大大縮短了拍攝的時間。
六月二十號,是張嶸最後一次修改拍攝計劃時設定的殺青時間。
而在這一天,同樣結束了歐洲拍攝之旅的佳琪也回到了香江,進了組,補拍她沒有完成的最後一場戲。
最後一場戲是墓地的戲份,陳永仁終於沉冤得雪,被葬在了警方墓地,警司的旁邊。
劇組佈置著片場,張嶸和佳琪坐在一旁聊天。
“這種場面也是少見,這離住宅區也太近了吧?”
佳琪四下看著,口中感慨。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一座山坡上。
在他們的對面,是一座佈滿了密密麻麻墓碑的墓碑山,那裡是香江的公共墓地。
“沒辦法,香江寸土寸金嘛!”
張嶸看著墓碑山,聳了聳肩。
這種場面也算是香江的文化特點了,在競爭壓力巨大的香江,不光是生前的住宅十分昂貴,死後的墓地更貴。
這座墓碑山是八十年代遺留下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墓碑已經爬滿了整座山,看上去如同一片奇特的建築。
這裡是香江八處公共墓地其中的一處,是政府進行管理的,但供應量有限,想要安葬進來需要排隊,最多甚至得等到十年以後才有空缺。
有錢人等不起,就只能選擇葬在私人經營的墓地裡,但那樣費用自然要比公共墓地昂貴不少。
不過無論哪種墓地,每平米的均價都超過十萬。
除非是選擇不可續期的公墓,費用會便宜一些,但到了時間以後,就得把遺體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