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請忽略我的帥氣TXT免費下載>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家和的影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家和的影子 (2 / 3)

不過風水輪流轉,眼下的大陸市場,已經成了香江電影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可受限於地域文化的侷限性,香江電影想要打入內地市場,是遠比其他內地電影圈的電影來得更困難的。

語言就是最難逾越的一座大山。

雖然當年香江電影輝煌的時候,大量盜版電影流入內地,也培養出了許多可以接受香江電影的觀眾。

可新一代的觀眾沒有經過那種文化的薰陶,對香江電影是沒有那種感情的。

而新一代的觀眾又是如今觀影的主力軍,想要在內地電影市場上獲得高票房,就必須獲得他們的認可。

所以,這些年來,香江電影圈的電影人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而香江電影圈裡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分為了幾個陣營,以電影公司的形式各自推動自己的人員和作品北上,嘗試進軍內地市場。

這其中做得最成功的,就屬邵氏和家和兩家電影公司了。

邵氏是最先在內地電影市場上獲得成功的。

三年前,邵氏的當家導演袁少華帶著一部《華國英雄》北上,一舉奪得了23.7億票房,打破了千年後香江電影在內地電影市場上票房最高的記錄。

緊跟著,兩年前楊少康又帶著最新作品《天煞》北上,以8500萬的投資,拿到了10.2億的票房,成為了又一個在內地獲得成功的後起之秀。

而那時,家和公司在內地票房最好的電影,還是趙金海五年前的那部《廣州十虎之俠拳王英林》,但票房只有4.5億。

看著競爭對手接連在內地市場上發力,大放異彩,家和自然坐不住了。

《劍冢》專案也是在那個時候上馬的。

因此,《劍冢》絕不僅僅是趙金海征戰內地市場的一部電影而已,它還是家和用來向邵氏亮劍的武器。

趙金海臨危受命,揹負起了這份重任。

袁少華和楊少康的兩部電影票房一共不到34億,他就把目標定在了35億。

當然,如果完成了目標,他能獲得的票房分紅也是極為豐厚的,這也是他願意簽訂對賭協議的主要原因。

其實拿到三十億票房,他已經打敗邵氏的導演了。

畢竟袁少華的電影也才23.7億,如果他不一挑二的話,也能算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