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大家還沒覺得有什麼,但當國風音樂出現後,大家卻忽然發現,原來用華國元素,也是可以做音樂的啊!
但之前為什麼沒人做呢?
國內這些創作人一個個都幹嘛去了?
相關輿論沸騰起來後,各個音樂創作人瞬間變成了有口難言的啞巴。
即便有人出面解釋,表示音樂創作是需要成系統的學習,國內創作人以前也有嘗試過融合華國傳統音樂元素,但都沒有收到好的效果。
但網友不吃這一套。
網友們只認死理,既然《青花瓷》火了,那國內就是有國風音樂的土壤。
其他創作人寫不出這樣的歌,就是沒用,就是水平不濟。
創作人們紛紛被懟得啞口無言,一個個都不吭氣了。
同樣被網友們熱議的,還有節目中的選手。
其實這些選手才是節目之所以能夠這麼火爆的主要原因。
和廣大觀眾相比,粉絲的數量還是不夠看。
畢竟追星的人只是少數,即便是影子哥的粉絲,相較於整體觀眾的基數而言,也只佔一個不大的比例。
更讓普通觀眾感興趣的,還是節目裡的選手。
這檔節目給了他們一個全新的體驗,這檔節目裡的選手和他們印象中的選秀選手截然不同。
節目裡的選手會卡殼,會忘詞,會胡鬧,會撒嬌,甚至還有鬧著要退賽的。
看慣了以往在舞臺上一本正經,戰戰兢兢的選手,這檔節目裡的選手給了觀眾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真實感。
在節目裡,甚至能夠看到舞臺旁邊的攝影機,導演組,節目導演孫麗還出鏡了兩次。
這種感覺像是打破了一面牆,讓觀眾更加直觀,更加深入的看到了一檔節目的錄製內容。
如果是以往的節目,工作人員出鏡是算播出事故的,那些節目的最終目的是讓觀眾看到一場完美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