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從出現之後,就被迅速轉載到了各大平臺上,在始發站點的微客上,這篇文章更是被轉載了超過百萬次,成功的登頂了熱搜榜。
張嶸早上被霞姐的電話吵醒之後,就是在熱搜榜首上看到的它。
作為國內最炙手可熱,而且作品、個人新聞頻繁上熱搜的青年導演,張嶸的話題度一直都不低。
再加上一個音樂圈大名鼎鼎的影子哥,這篇文章從一出來,就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在各個轉載的文章下方,都有很多網友的評論。
文章中明顯帶有引導性的觀點帶起了很大的節奏,很多網友都對張嶸產生了不滿的情緒。
“制裁令是光電總局才有資格發的吧?一個藝人有什麼資格發制裁令?”
“這不是仗勢欺人麼?有錢就可以隨便欺負別人?”
“這就叫小人得志,窮人翻了身,就加了倍的欺負人。”
“以前還挺喜歡他的,但現在看來,天下烏鴉一般黑啊!”
……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是清醒的,對文章的內容提出了質疑。
“我記得張嶸制裁那個霍猛,是因為霍猛騷擾他女朋友吧?制裁那樣的人,有什麼問題嗎?”
“《追風》我去看了,就是個爛片啊!票房不高才是應該的吧?張嶸參演的新電影是說《英雄本色》嗎?《英雄本色》就是好看呀!評分那麼高,票房高不是很正常嗎?從哪裡看出《追風》是被制裁的?”
然而有理性的網友畢竟是少數,再加上有居心叵測之人在暗中帶節奏,相關文章下方大半的評論都是指責張嶸太過霸道的。
還真被佳琪說中了啊!
張嶸看著鋪天蓋地的惡評,撇了撇嘴。
在他發那條資訊的時候,就已經做好的被反擊的準備。
但看到文章後,張嶸卻隱約覺得,這篇反擊的文章並不像是浣溪沙發出來的,反倒像是家和那邊搞出來的。
原因有兩點。
第一,整篇文章包括評論區的節奏,都是在往他的身上引。
第二,文章中出現的確切名字只有四個,其中霍猛和《追風》就佔去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