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總。”
張嶸看向他,笑問:“你是不是感覺自己能力還挺強?”
湯洪波一愣,神色一怒,就要開口反駁。
“五十個億,應該不止,這些年來,公司的營收應該在六十五個億左右,湯總的五十個億,還是說低了。”
張嶸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問:“但是,這數字很高嗎?”
聽到他這話,湯洪波面色陡變。
五十個億在普通人看來,那肯定是個天文數字。
即便是在企業之中,能製造五十億效益的人,也都是頂尖的人才。
但這數字放在張嶸面前,還真不夠看。
張嶸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有三十六個億,五十億也不過是他兩部戲的票房,頂多兩年的功夫。
可湯洪波說的這五十個億,卻是公司透過十多年的辛苦經營掙回來的,並非完全是他的功勞,也不會進他的腰包。
而張嶸那三十六億,可是實打實的票房,純利潤就有十多億,能實打實的製造十多個億萬富翁。
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張嶸接著說:“我向來認為,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一定要有一定的行業認知度,和相對敏銳的嗅覺,能理解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帶領團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聽到他將話題轉到了管理方面,在場的高管們都不由得坐直了些許。
張嶸看著他們,正色說:“無論是以前的金世佳,還是現在的春夏秋冬,亦或是其他的同行業公司,字尾中都有兩個關鍵詞,娛樂,文化。
娛樂是商業之道,只有滿足了大眾的娛樂需求,我們才有錢賺,這是整個娛樂行業的本質。
但僅有娛樂,沒有文化,是絕對走不遠的。
世界很大,我們的目光不能只具現在國內,要放在全球市場上。
娛樂需要迎合大眾,迎合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所以門檻就不能太高。
但如果想要征服國際市場,那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屬性。
特色來自於哪裡?來自於文明獨特的文化,來自於千百年沉澱下來的人文基礎,來自於普羅大眾真實的生活。”
頓了下,張嶸嚴肅說:“正如李總剛才在ppt裡講的,春夏秋冬要培養自己的文化屬性,要和同行業企業區別開來,要引導國內娛樂行業的變革,要宣傳中華文化出海。
這一切的目標,都要求我們對自己要有更高標準的要求,要積累更深厚的底蘊,要勇於做引領者和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