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兩位王子罪大惡極,理應處死,但現在非常時刻。若是咱們自己殺了,即便是傳給明廷首級,只怕仍然要認為我們作秀。但是,要將他二人押送給遼東經略,那情況可就大大不同!”
說話之人是吳克善,若是論起關係,他和建州部要比兩位王子親近多了。
但是,在部族生存面前,即便是他女兒在建州部又能如何?
拳頭硬的爺才是大爺,拳頭軟的爺是兔兒爺。
“嗯……吳克善說的是,也罷,先饒過二人,去見熊廷弼時候帶上便是。至於熊廷弼如何發落,那是他們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奧巴一言便決定生死,連看都沒有看癱倒在地的二人。
事實上,在他們開始表演的那一刻,奧巴就決定殺了這兩人,以儆效尤。
孰料,吳克善出了更絕的主意呢。
把罪魁禍首押過去,既能討好明軍,又能讓他避免因為投降殺掉兒子的壞名聲,
怎麼看都是一箭雙鵰的好主意,熊廷弼若是顧及科爾沁的面子不殺,那最好不過,好歹是兩個他兒子,能多留下一條血脈。
若是殺了,那他科爾沁在其他問題上就能少付出很多。
用兩個叛徒當籌碼,換回不少利益,怎麼看都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家事國事,很多時候都是摻雜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決定兩人命運之後,奧巴便安排下一步事情。
既然是去向明廷謝罪,那麼前往之人必須要有足夠重的分量,他奧巴親自去當然最好。
但是草原的情況並不允許,若是他出門,只怕回來以後,天都變了。
誰敢保證背後沒有人再使點心思,奪了位子。
所以,最後決定是由巴達禮代父謝罪,同時由滿珠習禮配合。
一老一少的搭檔,能夠彌補巴達禮在經驗上的不足。
對於如此安排,巴達禮沒什麼好說的,這些都是分內的事情。
至於面臨的危險,那自然是有的,但為了科爾沁將來,即便赴湯蹈火,他也只能去了。
帶上準備好的見面禮,組織好時節團,一行人便向遼東經略駐蹕地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