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恆明醫療> 第445章 扶上馬,送一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5章 扶上馬,送一程 (2 / 3)

尤其是張維賢,在明末風雨飄搖而不倒,可見一斑。

所以說,純粹說他們沒有腦子,那是有些誇張,張維賢能力是有的,可惜用在官場,而不是保家衛國之上。

而朱常洛能信任劉綎,除了他戰績彪炳,資格老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劉綎沒私心。

他征戰南北,自然知道大明軍隊的不足在何處。

讓那些沒有準備好的軍隊去打仗,擺明就是送死。

如果不是方書安和熊廷弼兩人出現,遼東打成什麼樣,還真不好說。

在遼東得到的各種教訓,促使著劉綎在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改革。

想要阻止他,只有皇帝,哪怕是勳貴中根正苗紅的英國公張家和成國公朱家,都不見得有實力。

最主要的是,現在英國公和成國公都沒有任何表示,都在默默不做聲,也不知道是等待什麼。

兩大世襲罔替的國公不說話,其他勳貴們看彈劾沒用也就放棄,他們不敢恨朱常洛,但對劉綎確是實打實記恨上。

退一步講,這也是天子慣用的手法。

天子是不可能錯的,錯的只可能是下臣。

現在用老劉,朱常洛也是有這個準備在其中。當然,劉綎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純粹說對於士兵和軍隊的訓練,還有誰比熊廷弼以及他麾下那兩員大將更合適?

但是熊廷弼年富力強,還有更大的用途,麾下兩大將軍也是如此。

他們還有更多施展的空間。

劉綎在京營搞改革,如果效果不好,或者是反彈的厲害,將其撤職罷免就是,然後安撫其他人。再換一個人上來統領就是。

反正老劉年事已高,真正退休倒是也沒什麼。

如果是熊廷弼,至少還需要幾年緩衝期,而且真讓熊大得罪京營和勳貴,以後也不好共事。

所以說,莫看劉綎手中掌握著巨大的權利,其實和當初的于謙一樣,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只要一個鬧不好,就會被勳貴們瘋狂的反噬。

老劉能接下這個差事,也是報國之心的體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