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唐之超級島主筆趣閣> 第2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3 / 4)

在他們回家之後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

江御竣從酒窖裡搬出來好幾罈子茅臺,吩咐尉遲恭拿了幾個碗,和之前一樣,慢慢地喝著。

李世民看著外面的大雨,突然想起了少年郎上次給他講的唐朝之後的發展。

於是他開口問道:“少年郎,你是神仙,你能不能再給我預測一下唐朝之後的發展?”

江御竣回答道:“可以。”

“要說唐朝之後的發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在前期的時候唐太宗可以說是一代明君,但是到了後期,大興土木,收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聲載道。”

“天下不止是皇帝一個人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假如皇帝不對老百姓好,經常苛待百姓,讓百姓交苛捐雜稅,那麼在這樣的逼迫之下必然會出現官逼民反,百姓揭竿起義。”

“只有真正的讓老百姓過得富足,讓他們感受到皇帝新政策之下的福利,他們才會安穩,才會一直擁護支援皇帝,這樣的國家才是繁榮富強團結的國家。”

江御竣說完,唐朝三個大佬都沉默了。

李世民心想:

不要苛捐雜稅,不要過分搜刮民脂民膏,這些他都能做到。

但是誰又能保證?

會一直這樣持續不斷地做下去。

人總有倦怠的時候。

“那麼接下來呢!?”

“在貞觀年間,唐太宗重用魏徵,接受別人的勸諫,以史為鏡。”

“魏徵,唐朝有名的宰相,與長孫無忌一樣,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太宗重用魏徵重用其他勸諫的大臣,所以在貞觀初期到貞觀後期,大唐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盛世。”

這話說到了李世民心坎兒裡,李世民眼睛裡都能透露出來自己得意的笑。

“但是到了貞觀末期的時候,唐太宗由於某一些敏感的原因懷疑魏徵,甚至推倒了他的墳墓,取消了他的封號。又過了幾年,重新給魏徵修繕了墓碑。”

李世民詫異到了極點,他相信未來的自己一定不會這樣做。

只是這個少年郎說的貞觀前期的事情都是事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