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您想不想把水壓機這樣的東西推廣到整個大明?”
“那是自然,水力機械用上,能省多少人力,到時佔用更少的人,但是產出東西更多。便能多出人來種田。”
朱由校興高采烈的講述著自己的設想。
方書安覺得,涼水適當要潑一潑,“您想過沒有,若是沒有高層的推廣,怎麼能傳遍天下,說不定會被人一奇淫技巧之名拒絕。”
“怎能,如此好的東西,還有人拒絕?”朱由校滿臉不解。
方書安苦笑,世子還是對人心體會的不夠,“新事物想要快速推廣,要麼是來自上層的壓力,要麼是具有無與倫比的功效。但後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認識,因此,上層的命令更容易實現。所以,必須要當那個發號施令之人。”
朱由校一聽,知道他要說什麼,“怎得,書安有何擔憂麼?”
“世子,您的身份不假,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若只是在意技巧,忽略帝王之術的學習,只怕倒是會有阻力啊。”
不同於太子和屬官們的批評,方書安的角度清奇,朱由校更容易接受。
“你說的是,只有坐在那個位子上,發號施令之後,才能無憂無慮的幹自己事情。”
此話一出,方書安感覺自己在把朱由校引向不上朝的路子……
算了,先不管那麼多,搞好關係要緊,三人落座以後,他開始正題,“世子,您說地是方的還是圓的?”
朱由校考慮片刻,“方的?”
“那您可曾聽說天邊是怎樣?”
“天邊?大約是一望無際的水?大地盡頭是海,海的盡頭便是無邊懸崖吧,還未曾聽人說過。”
“您可知利瑪竇?”
“那是知曉的……”朱由校答道。
“百年以前,葡人和西人分別向東西航行,最終,他們回到了開始的位置,您說,是方是圓?”
“看來,是圓的啊……”朱由校當然明白回到原點代表著何意。
百餘年過去,大地是球形的訊息依舊沒有多少人知曉,即便是貴為大明世子都如此,何況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