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兒哈赤在流民計劃受挫後,開啟他第二階段的試探性進攻!
德格類戰死的訊息傳回赫圖阿拉,建奴已然有些麻木。嫡長子褚英之死,或許是多方面的原因。
但是莽古爾泰和德格類都是戰死,造反,註定是腳下白骨墊起來的,就看戰死的生靈,是否能將他抬進金鑾殿。
面對著黃臺吉、李永芳,建奴無力地揮揮手,“去執行你們的計劃吧。”
當然,所謂的計劃仍然不是硬碰硬的正面對決,依然是歪門邪道……
熊廷弼並不知曉新陰謀即將到來,依舊忙碌著流民,儘管大部轉移到撫順以及清河城,但是瀋陽周邊依舊有不少。
其他不說,篩選出來的一些青壯,便需要加入行伍成為新兵卒。
此前兩城陷落,死去約有兩三萬士卒。各邊來助戰的隊伍不能永遠留在遼東。
反正他們之前不少都是軍屯或者沒有多少財產的貧戶,加入練兵更好的為長久在遼東乃至於黑土地經營出力。
最後一批隊伍才整合完畢,一個不好的苗頭開始呈現。
儘管已經準備大量的糧食在遼東,但是世面上的米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躥升。
甚至於到了一日一價的程度。
方書安終於明白,流民計劃已經開始下一步方案。用流民的題材炒作糧價,形成遼東缺糧的局面,到時候……
米價背後若是沒有遼東各方勢力手筆,方書安甘願把自己腦殼奉上。
單純漲價也算,畢竟貨物緊俏。要命的是,看見價格一點點變動,周邊的糧商都開始捂著不賣,等著價格日日抬升!
“軍糧!”這是他看見熊廷弼後的第一句話。
“我知你意,但是此刻,並沒有合適選擇。”熊廷弼伸手製止他繼續說下去的可能。
“經略,我是說,咱們要加強對軍糧的看管啊!若是遼東探子在軍糧上放一把火,仗不要打,咱們直接回京去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如此關鍵節骨眼上,若是糧食真出真麼意外,便和方書安說的一般,仗無需打了。
人心散的情況下,怎麼還有心情繼續作戰呢?
熊廷弼也不敢耽誤,迅速增派人手,將大大小小的糧倉和糧食中轉庫看護起來。
不過兩日,便有數起報告傳來,查到不少準備破壞糧倉之人。
那些人並非是女真士兵,都是潛進來的暗哨。
但是,還是有個別漏網之魚,燒掉某個商隊的糧庫,還是個不放糧的主。
雖然糧食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但反應十分激烈。
商販開始起鬨,說朝廷要強制收購糧商手裡的糧食!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