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他親自去遼東,已經不是撿功勞的事情,說不定打不到狐狸惹得一身騷。
“崔尚書,你意下如何?”
崔景榮一直沒說話,是他有些看不懂。
別人不知道李如柏真實水平,熊廷弼可是清楚,此前他就表達過李如楨和李如柏不能戰的觀點。現在在正式作戰,為何會同意李如柏一支隊伍冒進呢?
其中必然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至於熊廷弼和楊鎬,崔景榮說不上來,但是看熊廷弼的動作,應該是比楊鎬做的要好。
“楊大人的事雖然確定他沒謀反之心,但事情並未水落石出。眼下熊經略不過小遇挫折,我等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眼光。”
崔景榮不明不白的態度自然惹得一番嘲弄,楊鶴更是直截了當。
“崔尚書,你是不是怕熊廷弼下臺,無人頂上之後,有你出馬?放心,就是這般態度,我等都不會同意你去!”
“你……”
崔景榮要暴走了,雖然你楊鶴說的實話,但是不能按著一個人說啊。
自從李如柏兵敗以後,朝中現在除了有真本事和無腦上位的,誰不知道遼東是個易炸的火藥桶。
莫要說上去湊,躲都要躲得遠遠!
茅坑的水,御史的嘴。
御史的嘴實在是太臭太欠揍了,但是崔景榮沒有任何辦法,莫說是他,就是方首輔、萬曆都拿御史沒辦法。
他們向來是以捱打為榮,諫死為無上光榮。
誰家諫死了,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能名留青史。
方從哲看看李鋕,好歹他是左都御史,是御史頭子。
這廝無奈的搖搖頭,看到崔景榮的目光滿是同情,他雖然統領御史,卻不能挨個約束他們的嘴。
尤其是楊鶴這等大嘴巴,正是萬曆想要之人。
沒有臭嘴巴御史,怎麼來制衡官員權威。
不過沒想到的是,向來做吉祥物的工部林如楚開口了。
“我看熊大人做的事情大有可為,他在書信中不是說了麼,水泥對築城有大用,雖不能成銅牆鐵壁,但是在精心防守之下,建虜火炮根本打不破城牆。眼下敵人勢大,換組我是熊大人,也會先保證陣地不失,再謀求破敵。”
林如楚說的沒錯,只可惜別人不那麼像,尤其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
“熊大人帶著我大明精銳戰士,卻連建虜面都不看見,林大人還說他不是膽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