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127章 馬林部破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章 馬林部破防 (1 / 3)

大軍撤到玳岷關時,所有人原地修整,整理物資。

雪勢忽大忽小,玳岷關幾乎沒有落雪,地面乾燥便於通行,所以要將雪地的裝備卸下。

方書安原本落在最後,走著走著便速度加快,到達此地之時,已經到達劉綎隊伍當中。

劉綎麾下的隊伍配置相對均衡,雖然沒有白桿兵那樣一枝獨秀的隊伍,卻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比如手下一支大刀裝備的重灌騎兵,也是戰力一流的存在。

與其同行的是潮鮮軍隊,元帥正是姜弘,這姜弘,雖然是潮鮮人,但是一口大明官話說的十分地道。

將其放到人堆裡,根本就分辨不出是潮鮮人。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在潮鮮半島上,想衝破底層,要成為上游社會的一分子,漢話是必須要學會的,漢字的書寫也要不遜於漢人。

不然,根本就不可能成為潮鮮社會的精英。

因為,所有的書籍都是用漢語書寫,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文字,不會讀寫漢字簡直就是文盲一般的存在。

即便是後來他們弄出訓民正音,依然要在代表身份的證件上標註漢字,因為讀音的重複率太高了,根本無法分清名字是哪個字。

方書安前世去南棒公幹出差時,去過在漢城的潮鮮王宮,裡邊所有的註釋依舊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漢語狀態。

其他一些古蹟,同樣如此,所以很多南棒人要求改為彥文註釋,不然都看不明白。

但是,古蹟就應該尊重他原本的樣子,改成彥文是怎麼回事?

它在歷史上就是漢語標註呢啊!

是以一直未被透過。

話說回來,姜弘不但漢話說的好,禮儀也是一套一套的,一看就是跟隨專門的禮儀師父學習過。

相比之下,方書安反倒像是個來自異國的不知禮毛小子。

按理說,戰役結束後,潮鮮軍隊就應該打道回府。

但先是姜弘賴著不走,再是熊廷弼也沒有正式見過。

所以他們便跟隨明軍前往瀋陽城,接受一批來自朝廷的封賞再說。

面子工程這種事,古往今來一直都是存在的,潮鮮軍團或許無法和白桿兵等主力軍相比,但是大老遠來,給點好處倒是沒有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