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重視方書安,那還用說,如果有心人從前向後捋捋,從國債開始,到熊廷弼頂替楊鎬,再到糧食大戰以及迅雷彈,和後來的赫圖阿拉大捷,哪裡沒有他的影子?
已經幾年沒有什麼政績的方從哲,一下子將大明頭等要事梳理的井井有條,雖然有朝中幾個重要部門都是齊楚浙三黨把持,能保持步調一致。
但此前清洗完東林黨人時候就是,那時候可是捉襟見肘。
如果說東林黨人當中不死心之人不去盯著方書安,定然說不過去,至於其它,雖然萬曆不理朝政,不過他對官員的把控並不曾放鬆。
方從哲的巨大變化,萬曆不可能視而不見。
蕭芸娘繼續說道,“所以我知道,你一定回來,並且你那樣安排,就是等著我找上門。”
話說到這份上,其實大家都已經摸清對方的底牌。
方書安呷一口茶,換了下情緒幽幽地道,“沒成想你是個聰明人,那還真有些意思,來,看看吧……”
說著,他將一封摺疊的書信放在桌上,輕輕推了過去。
蕭芸娘不說別的,就是方書安對情緒的控制就令她汗顏。
難道說高門大族出來的人,個個都是這麼妖孽?
年紀輕輕就能拿捏的如此精確並且及時更改。
不過,當她看見那封書信的內容時,便沒有心思再考慮情緒控制了。
因為相比書信的內容,方才的談話都相形見絀。
“這你都能忍?讀書人做事,怎生比我們武人還要狠絕。”蕭芸娘皺眉到。
“你才意識到?武人的狠辣來的直接,讀書人麼,呵呵,騙的你進絞刑架,還要讓你將妻兒老小家產一併奉上。”
“所以你讓我知道這些,是想讓我?”蕭芸娘說說著,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
“聰明人,說話就是容易,簡單來說,我需要一把刀,一把鋒利地刀!”
“錦衣衛不都是你的好兄弟。”
“不!”方書安搖搖頭晃著手指,“有些事,不可能動用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