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仁寬等人在密謀著怎麼給熊廷弼出難題,他們當然也不會閒著。
現在人馬已經撒了出去,一邊勘探一邊收服些小的部族。
北方雖然人煙稀少,但是仍舊有些土著常年活動。
而且,不少人向來是化外之人,不曾臣服於任何人,哪怕是過去的渤海、契丹、後來的女真,都不曾服輸。
李懷信時常有軍報提及,今日又收服一個什麼樣的部落。
比較之下,大明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現在竟然能殺到大門口,武器裝備更是越級吊打……
熊廷弼將與奴兒哈赤談判的結果上奏以後,沒有多久便得到中樞的批覆。
事情雖然看上去波瀾不驚,其實背後還是有些故事,時間不算久,但爭執十分激烈。
有人建議把建奴直接押送到京城去,至少也要將其控制在瀋陽城。在掌控之下的建奴才是好建奴,否則依舊是枚定時炸彈。
好在,並非所有人都是無腦之人。
奴兒哈赤雖然已經納降,但是還有黃臺吉帶著一支能打的軍隊在外圍遊蕩。
有他們在,要是將建奴弄得太難看,那招降黃臺吉的話就別說了。
現在還不是徹底清算的時候,只有當黃臺吉被消滅,或者同樣投降以後,才是徹底算總賬之時,此刻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有讓黃臺吉感覺到,投降也不是最差的選擇,便好。
入質是大明提出的要求之一,作為交換,奴兒哈赤會得到嚴格按照人口配額的糧食。
想要吃的高興自然不可能,至多也就是吃個半飽,餓不死的狀態。
阿濟格、多鐸、多爾袞三人到達瀋陽城後,約定好的糧食便要啟程了。
運糧是個辛苦活,並且,明軍諸營沒有一個願意去給戰敗的對頭去送糧。
王邵勁倒是也不曾強迫,便從市面上找商隊負責運輸。
論起與建奴打交道,無人比範仁寬等人為首的商隊更熟悉。
於是在半推半就之下,這個任務便落在他們手裡。
此番官府安排倒算合理,甚至按照正常運費上浮兩成支付。
天寒難行,部分地區還有積雪,運費確實要上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