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157章 採暖爐火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7章 採暖爐火爆 (2 / 3)

按照目前成本核算,甚至每百斤不到一兩銀。

並且,花紋都是模具鑄造,並不涉及到後期匠人的雕刻,僅僅需要簡單拋光即可。

最後的綜合成本也不過六錢銀子。

本著造福於民的原則,方書安將爐子分為三款,花紋繁複甚至上漆的尊貴款;花紋精緻不上漆,打磨光可鑑人的精品款;以及沒有花紋、打磨一般的標準款。

售價分別為五十兩、十兩、二兩。

爐子本身沒有太多難度,鑄造花紋就是個技術活了。

其他冶鐵作坊沒有焦炭以及暖風箱,他們的溫度根本達不到撫順城鍊鐵爐的溫度,因此鐵水的流動性不佳,想要造出同樣型別的花紋,靠模具辦不到,只能透過後期雕刻等方式實現。

白口脆鐵雖然煉製溫度低,延展性也不好,但是強度大並且脆。

想要在其上打磨出花紋,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此,雖然他們的售價高昂,但是在不明就裡人之前,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

二兩銀在一般人家面前,並非了不得數字。

尤其是商家們大肆宣傳所謂煤氣的危害後,人們更是感受到背後的恐懼,買爐子不但是時尚,更是保命的行為!

方書安沒想過要這麼宣傳,但是架不住張田餘他們偏偏從這一點切入。

看來,自古到今向來如此,只要在宣傳當中涉及到健康尤其是生命,定然能造成轟動性效果。

他現在算是有些理解,為何那些後世在朋友圈一眼假的文章總能四處流傳,但凡是涉及到自身性命的事情,誰敢掉以輕心呢?

將取暖和身家性命結合到一起,再加上此前有太多人因為取暖不通風導致的死亡,因此標準款的銷售火爆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由於此地是遼東,張田餘雖然有心拓展此地業務,但是念在熊廷弼要修復和本地商人的基礎上。他們並未部署終端門面,而是負責背後的流通和批發,至於零售,由本地商戶們進行便是。

毫無疑問,鑄鐵採暖爐成了爆款。

那些早早和熊廷弼關係走的近之人,順利的拿到配額,進入發財行列當中。

有些小門小戶,更是迅速實現糧食大戰中虧空的部分。

瀋陽城作為遼東新興的地域中心,雖然開始由於建奴大兵壓境,不少人逃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