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158章 再給熊廷弼挖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8章 再給熊廷弼挖坑 (2 / 3)

“林丹汗那裡,我們是插不進去,現在他和京城那幫人打的火熱。至於科爾沁,最近風頭不對,也不適合,若是將咱們賣了,哭都沒地方去。眼下,只有喀爾喀是最好的選擇。”

範仁寬說到。

“也罷,喀爾喀人丁也不少,地盤更大,而且張田餘等人手還未伸過去,他們與我等向來交好,那裡確實值得一去。”靳掌櫃接過話頭。

“有多少賺?”王三桓最關心的便是這個問題。

除了在與奴兒哈赤或者黃臺吉做買賣有時會不考慮成本以外,與別人自然要將利益放在首位。

“二兩一個的爐子,重四十斤,一百斤不過五兩。

送到喀爾喀收他們十兩,想必也是高興的很。”

靳掌櫃笑眯眯的說著。

“十兩一百斤,呵呵,我看一個爐子起碼要他們五兩才是。”王三桓加了些價格。

“莫說五兩,或許更高也不是不可能,不過眼下,還是先拿到貨再說。去往喀爾喀肯定風雪交加,帶些糧食和木炭,都能賣上好價錢。那些售賣的壓縮餅,也是好東西。爐子肯定不會有太多,一百車的車隊,不能空著太多。”

壓縮餅自然是明軍新進入明軍制式軍糧的民用版。

兩相比較,密度沒有那麼大,口感也做了相當改進。

在減少一倍半密度之後,口感直線上升,雖然好吃不少,但是失去便攜性。

而這恰好便是他們的目的,沒有人願意把戰略物資賣出去,讓敵人來打自己做軍糧。

當然,民用版售價並不便宜,比明軍的供貨價格高出一倍半。

一是因為更多奶製品的加入,二則是加大利潤在其中。

製作軍糧自然不是講究利潤率的時候,但是民品當然是為補貼軍糧以及養活工人。

降低密度以及提高價格之下,掙錢的速度相當快,只不過因為不是爆款產品,所以他們都是在偷摸著發財。

張田餘寓所之內,他正在檢視近期的賬目,鑄鐵爐的火爆雖然在預料之中,但是銷售資料實在是出乎預料。

門口,負責爐子發售的掌櫃不知該等還是敲門,知道東家在盤賬時候不喜打擾,因此他只好來回的轉圈。

恰在此時,方書安到來,拯救了他。

“你在這轉什麼圈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