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方書安是小聲逼|逼,仍舊被秦良玉聽個清楚。
“少打馬虎眼,小熊敢不給老孃面子?”
小熊???
方書安徹底沒話說了,沒辦法,這就是老資格。連熊廷弼在秦良玉面前都只有被喚作小兄的份,他又能怎樣,只能屈服啊!
只好把多預備的蒺藜彈過去,順便勻了幾個人過去指導訓練……
賠了夫人又折兵,說的就是方書安。
兩人收穫完東西,各自囑咐他一番好生幹活,便各自去了。
……
隨著先進的蒺藜彈、火藥彈和壓縮餅開始裝備,明軍準備的也更加充分。
眼下,時間對於他們是個兩難之題。
拖的時間長些,便有更多機會訓練以及合練。
熊廷弼掌握遼東軍隊的時間不久,戰力參差不齊,上戰場定然要吃虧。
但是進入冬季,作戰對明軍更加不利,若是等到大雪覆蓋以後打仗,非戰鬥減員都十分可怕。
只不過,有些事情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熊廷弼接到了方從哲的書信,而不是朝廷的旨意。
無它,現在朝堂炒成一鍋粥,有人嫌明軍沒有大動作,一直在靡費糧食。
尤其是從南直隸等地購買不少糧食,引起兩地道御史彈劾。
信的內容含很簡單,建議開打,至少在冬天到來以前,給朝廷個說法。
畢竟此時傳言太多,有人說熊廷弼是畏懼建奴;有人說莽古爾泰之死都是作假,正藍旗旗幟都是充數。
這就有點胡攪蠻纏了,不過御史一張嘴,說什麼都有可能,面對參奏,方從哲都壓了下來,等著熊廷弼的動作。
不能再等了,如今兵器齊備,糧食也足夠。
流民們日夜趕工,撫順城和清河城進度不慢。
建州部也一改之前的悄無聲息,開始小面積試探。
似乎是內部整合完畢。
當然,這是明面看到的。
實際上是海西女真的蠻子們最終還是來了,雖然只有幾千人,但是作戰的能力比之建州部還要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