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軍只是預備軍,拿個功勞都搶不到熱乎的,咱們大老遠前來,難道是給人做嫁衣裳?”
“那是經略照顧我們孤兒寡母,派上去的先鋒不是遼東老人便是他的親信。女真人難以對付,白桿兵雖然強橫,但是不見得能佔多少便宜。在後方,起碼能保證兒郎安全。立功殺敵是大事,但是你要記住,能把兒郎們帶回去,更是大事!”
一番教訓之下,馬祥麟自然認識到原因。
和劉綎的對比差別很大,但是這個理由成功的說服來泛酸的馬祥麟,他便全心準備自己作戰之事。
帳內,熊廷弼趕走所有兵將,只留下四人,便對方書安說,“好了,莫要賣關子,把你的計劃說出來吧。”
十餘萬明軍,想要徹底打敗建奴,倒也不難,無非是靠時間和物資去堆。
但是在潮鮮打倭奴那一仗已然歷歷在目,幾百萬兩的花銷,朝廷受不住。
既然要多快好省的解決建奴,那隻好動用一些常規之法。
四人說著說著,聲音一點點變小……
賀世賢聽完,驚到,“若是敗了,該如何是好?”?
“只要準備得當,雖不敢說萬無一失,但想要一敗塗地,那也是不容易。”
不是所有人都是楊鎬,以熊廷弼的能力,雖然出一些意外,他必然能力挽狂瀾。
李懷信倒是沒有太多意見,他也認為是個好主意,並且主要執行人是賀世賢,與他的關係並不多,最多隻是配合。
“好了,既然你們都同意,那便這般幹了,眼下的關鍵是,對手那邊帶兵之人是誰。若是代善或者阿敏,計謀好實行,若是換做黃臺吉,只怕是還有些難度。”
“那些事情非是我們能絕決定,盡人事吧。”
……
“擂鼓,召集將士!”
商討完畢的熊廷弼下令,遼東之戰終於要拉開大幕。
瀋陽城外,諸方軍隊彙集,浩浩蕩蕩一片。
傳令之後,大軍開拔。
遼東巡撫周永春和錦衣衛千戶駱養性監軍。
遼東總兵李光榮回軍,坐鎮廣寧,監視蒙古諸部動向。
遼陽總督劉綎和潮鮮兵合二為一,自寬甸向撫順關靠攏。
賀世賢輕騎開頭,車營緊跟其後,為大軍開路架橋。
熊廷弼站在城頭上,身邊站著方書安,兩人沒有言語,都在不約而同的眺望著赫圖阿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