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妃當然知道萬曆的性子,便說道,“都是奴家不好,家裡人管教不嚴,又給皇家惹麻煩。”
“哦?”萬曆來了興趣,“是家裡哪個皮猴子有搗蛋了?老大老二還是老三?”
“還是聖上聰明,這次是老三那個不爭氣的,和閣老家孫子起了爭執。”
“閣老家孫子?”萬曆心裡一動,不動聲色道。“閣老家孫子可熱鬧著呢,哪個如此不開眼,敢和國舅家公子衝突?”
“此時也是三發不好,他閒著無事去那酒樓作甚,方家公子剛剛中了進士,勢頭正盛,也不知怎得,便起衝突。最後還說,就是看三發不順眼。還是怪兄長沒能管教好,若是幾個外甥個個安守本分,方家公子也不會看他不順眼。”
這便是鄭貴妃能獨寵幾十年的本事所在,雖然下邊人能把話怎麼編排難聽怎麼說給她聽,但是她不能和那些人一樣,繼續添油加醋。
有時候,事情過猶不及,反過來說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將方書安找事說成是因為鄭三發不順眼,招來對手看不慣,才帶來的衝突,最後還象徵性的將罪責攬到自家頭上。
看上去是給對方說好話,貶低自家人。
其實是在說方書安不懂事,故意挑釁。
一句話,說出來的方式不同,但表達的是同一個效果。
對於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來說,當然不喜歡生搬硬套的告狀,像是這樣需要稍微思考一番的說辭,才是萬曆喜歡的事情。
剛才這番話,只要故事當中另一個人,保證他要倒大黴,可惜啊,主角是方書安,那就是兩碼事。
“可是方書安?”
鄭貴妃眼睛一亮,“便是那新獲進士之人,好像是這名字。”
“若是他的話,你告誡那幾個外甥,最好離他遠些……”
什麼?
鄭貴妃懷疑自己聽錯了,這麼多年來,哪怕是給王貴妃下套,都手到擒來。
這次整一個小小的方書安,怎麼就被幹脆利落的拒絕?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