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好,他將是一把利刃,無堅不摧。
很多時候,事情的結果並不是因為對錯,而是民意。
輿論導向讓原本的道理變得不是道理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若是用的不好,那將更是嚴重了。不受控制之下,被人帶節奏,就是海嘯一般的力量,能傷人,也能將利用之人反噬。
“我們是否要將瓷磚的價格漲上來?”張田餘的問題代表著幾人的想法。
他一問出來,幾個人的目光都注視著方書安。
“降價,價格就保持在這裡不動。之前之所以貴,是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不熟練、良率低,各方面都要摸索,消耗大。現在人們早已經熟悉,工藝技術各方面得到最佳化。是時候降價維持市場。不然,倒下這一個鄭家,還有另一個王家、李家崛起。”
瓷磚產業已經度過剛開始的階段,現在規模優勢已經達成,沒有任何人再有可能降低到比現在更低的價格。
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想要再提高效率,只有等到下一代技術革新。
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便形成規模效益。
瓷磚降價,各家打心眼裡是不願的,但是方書安說得好。價錢降下來容易,想要再漲上去可就困難。
並且已經收割完最有閒錢的那批人,想要擴大市場,就要向下滲透。
價格下來,花色和外觀上做些簡配,也能說的過去。
畢竟如果還是同樣的產品,卻跳樓般打折,老顧客們會有情緒。
下次開發新東西,還是需要從他們那裡收穫第一桶金。
一場瓷磚危機下來,始作俑者鄭家,損失在十萬兩數量級。
但這並不是最大的損失,鄭貴妃在萬曆面前影響力的下降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可怕的。
同樣還有福王朱常洵,以及背後想要支援他的勢力。
方書安和朱由校乾淨利落的拆招的本事,讓動了心思的人再次死心。
想要搬到朱常洛,即便是從朱由校出手,都是難如登天。
至少有一段時間,朱常洛不需要擔心有人在背後使絆子。
再說方書安,雖然瓷磚降價令他們看上去直接損失不少利潤。
但是萬曆的信任和民眾的支援是無價的,更不要說還有羊毛布料的提前曝光,已經鎖定了下一個爆款。
瓷磚危機還沒解除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遞條子上門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