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方書安看著韓江拿來的一對彈簧,驚了!
“這玩意兒你們從哪裡撿來的?那裡是不是泛著白光?或是有什麼奇奇怪怪的人,留著奇怪的髮型、說著奇怪的話?”
這東西不可能是大明工匠能夠打造出來的,除非是有什麼時間通道傳送過來,或者是有穿越者穿了過來,還帶著彈簧。
“公子,您是不是害了風寒?怎得老說胡話?”
韓江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說道。
“滾,你才害了風寒,你全家度害了風寒。”
“俺不是,俺沒有,俺家只有俺自個兒。”
“好了,不廢話,快說,哪裡來的?”方書安急切的問道。
“此物就是世子按照您的囑咐,找到匠人們反覆嘗試才打製出來。”韓江照實說著。
“不可能,庫房裡的頂多能是高碳鋼,用來造彈簧還是硬了,並且脆。除非他們打造出來彈簧鋼,不過那是要用電爐才能冶煉出來的東西,現在連電都沒有,他們怎麼可能實現?”
不是方書安不相信大明工人的實力,實在是彈簧用鋼的要求過於苛刻,現有的技術想要冶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您說的那些,俺一點也不懂,但是俺知道,這些叫做彈簧的東西,都是匠人們用包鋼法打製而成。”
韓江指著彈簧說到。
“包鋼法?”方書安似乎是醍醐灌頂,突然想明白了。
他一拍大腿,“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歷史上,唐橫刀是華夏曆史上冷兵器的一座高峰,它並不追求過分鋒利,但是對於甲冑的穿透力和殺傷力得以提高,同樣,他的耐久度也顯著提高。
主要原因就是包鋼法的應用,將韌性和硬度相結合,最後再用泥淬法,提高仞口強度。
彈簧用鋼,說到底就是要將任性和強度結合在一起,既需要鐵的任性,又需要高碳鋼的硬度。
所以,在冶煉過程中,對雜質和含碳量十分苛刻。
世間萬事萬物,講究殊途同歸。
雖然他們沒有能控制鋼鐵雜質,以及各種物質比例的手段,但是有著同樣豐富的經驗。
靠著包鋼法將兩種不同的材質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類似的效果。
“還有,世子讓俺告訴您,飛梭機也成了。”